導語: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從古自今,人們就對金榜題名津津樂道,因而每年高考放榜之際,各地狀元都會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高考狀元會被貼上神童、學霸、黑馬等標簽,其實他們經(jīng)歷了跟常人一樣的拼搏、憂傷、失意……高考狀元被熱炒的背后有教育政績觀的偏頗、商家經(jīng)濟利益的驅動、媒體的錯誤引導等原因。高考的勝利只是階段性的成功,我們要正確看待高考狀元,以及之后的漫漫人生……【詳細】
突然有消息稱某個電視臺播放了“湖北高考文理狀元是情侶”。賀維藝請求辟謠,“我和省文科狀元李卓雅是在高考出成績那天才認識的,已有很多人問這事了,我很無語�!辟R維藝和李卓雅穿著校服的圖片,也被網(wǎng)上傳為“情侶照”。李卓雅對此也十分無奈……[詳細]
黃翌青說,學習生活中,他比較講究勞逸結合。一般情況下,他很少熬夜學習,差不多晚上10點多就“打烊”收工。偶爾熬夜,也是因為玩網(wǎng)游,不過這種剎不住車的情況極少。所以,直到現(xiàn)在他的雙眼裸視都在5.0左右……[詳細]
“我是麥霸和韓劇迷,鋼琴過了八級,性格就是瘋癲型,爸爸說我是奇葩一樣的姑娘……”提起唱歌、鋼琴和看韓劇這幾件樂事,宋潔一臉沉醉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這三件事是她提倡的“減壓大法”,在高考緊張的復習期間,她經(jīng)常背著老師在班上大聲唱歌和同學們一起減壓……[詳細]
龔姍是鄖陽中學學生,一米七個頭的她,文靜、淡定、從容是她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她從小就沒上過什么興趣班,也沒有補過課。她的學習方法就是課認真上,作業(yè)認真做,不遺漏課本上任何知識點,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淡定面對一切……[詳細]
酷愛動漫的她坦言,在學校,一半的課外時間都花在了動漫上�!∑涓赣H范小華稱,因為學習很主動,對她從小都是“放養(yǎng)”式的教育,很少讓人操心,從小對她的學習沒有過多的要求,包括這次高考也一樣,只要努力就好……[詳細]
武漢一中的“黑馬”靖康同學,6本100多頁的糾錯本不僅讓各科老師贊不絕口,更被拿到全校公開展覽,以鼓勵其他學生。今年高考,她考了650分,計劃報考上海交大。三年前,她中考語文和英語兩科沒考好,最終以三限的成績被武漢一中錄取……[詳細]
高中3年,梁霄身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勤奮”。當年從武當山中學考入鄖陽中學時,她的成績排名并不突出,但她卻憑著過人的毅力一點點提升自己,將成績穩(wěn)定在年級前10名。每當放學時,無論周圍環(huán)境多嘈雜,梁霄始終能安靜地坐在座位上做題,周圍的一切似乎與她絕緣,這說明她把自己的心態(tài)調整得非常好……[詳細]
高考狀元也并非都是一帆風順,他們也有失意的時候。李卓雅在高中的遺憾之一是,高一不是很努力,成績不太拔尖,所以從理科班轉到了文科班。她說,高一她的數(shù)學題做得少,數(shù)學成績一般就是110分左右,她擔心繼續(xù)讀理科,理綜更要大量做題,她顧不過來,所以轉而讀文科。另外的遺憾是:高三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自主招生都失敗了……[詳細]
26日晚,取得武漢市理科第一名的黃翌青拋開愛玩DOTA、會賣萌求互粉的一面,展現(xiàn)其理科第一名也文藝的一面:“得到了全市的美譽,得不到你的駐足。”短短15個字,散發(fā)出一股濃濃的文青范兒,該狀態(tài)隨后被發(fā)到微博上,網(wǎng)友紛紛感嘆“高考第一名也憂傷”。而佛山學霸吳海灝直言:“自己是因為追趕上心儀的女孩才發(fā)憤圖強,遺憾的是女孩卻沒有考好……”[詳細]
“他思維很活躍,學習也比較勤快,但缺點就是長期缺乏自信�!焙とA說,在老師面前,陳子衣的口頭禪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而老師對他最多的鼓勵就是“你能行”。一開始,陳子衣性格比較內(nèi)向、膽小。胡丹華讓他擔任英語課代表,平時在班上抄范文、放聽力等,增加他與同學互動交流的機會。他逐漸和同學熟絡起來,性格開朗了,內(nèi)心也強大了……[詳細]
班主任劉杰也說,聶勁也有不那么成熟的一面,就是和女孩子或朋友相處時會不好意思。但他不認為這是聶勁情商低的表現(xiàn)。而聶勁自己也表示,雖然自己的情商不算低,但他在這方面確實有所欠缺�!拔冶容^害羞,但是和女生混熟了就會把她們當哥們。”聶勁還表示,除了女生,對于朋友,自己會和他們出去玩,會說很多話,但不懂得怎樣去主動約他們……[詳細]
高考分數(shù)出來后,各地對高考狀元的描述幾乎陷于了別人用功他們玩,別人看書他們睡覺的統(tǒng)一模式,其實,沒有汗水換不來花開,這老理永遠不過時,過分吹捧天分,是對孩子們勤奮讀書的褻瀆。媒體年年片面強調“高考狀元”的天生聰慧,這對大多數(shù)孩子的心靈傷害太大了,使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和智力,甚至失去信心……[詳細]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狀元情結就一直深植于國人心中,根深蒂固,國人對于狀元的崇拜已像染上“毒癮”一般癡迷不已。社會對“高考狀元”的關注熱情依然不減,一些商家在挖掘“高考狀元”的商業(yè)價值,一些教育部門也在不同程度地默認或推波助瀾。對于“高考狀元”的炒作,媒體也有不容推卸的責任……[詳細]
事實上,將高考狀元包裝成“抗日神劇”者,未必是“不懂”,更多是浮躁,讓社會不去關注99%的汗水,甚至也不去關注1%的靈感,而是把焦點聚焦在哪怕是1‰的“花邊”上;還有是一絲淺�。簮鄢詯弁妗⒔^不上補習班、多才多藝……這些只是皮相,注重學習習慣,講究學習效率……這些才是他們獲得佳績的本質……[詳細]
對狀元們的“神童化”既是對未來考生的誤導,也是對這些狀元的不負責。狀元們?nèi)〉昧穗A段性的成功,應該受到應有的贊揚和鼓勵。只是,隱去那些不為人知的努力,將他們的學習過程都浪漫化為一個很享受的過程,無疑是渲染過度。胡適先生說“一點一滴努力,滿倉滿谷收成�!睂τ谌魏蔚摹笆粘伞�,還是別忘了那曾經(jīng)的一點一滴努力……[詳細]
對狀元熱人們總是強調,高分未必高能,妖魔化狀元。這幾年,大家似乎又跑到另一個極端,在神化狀元,給人的感覺,狀元更多是天資聰穎,老天眷顧,甚至是撞大運。坦然說,狀元的脫穎而出有偶然性,事實上,無論是把他們當做抨擊應試教育的靶子,還是樹為素質教育的典型,其實都是人們一廂情愿的想象,而一場考試中的第一名也承載不了對教育現(xiàn)狀的客觀評價……[詳細]
報告顯示,從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36年來,高考狀元流失海外嚴重,七成狀元難覓職場蹤跡。經(jīng)商從政不是狀元所長,無人登上福布斯胡潤中國富豪榜,狀元也未出現(xiàn)在省部級以上官員中。報告指出,“狀元熱”緣于社會對知識和公平競爭的尊重,總體而言,恢復高考以來高考狀元職業(yè)成就平平,狀元的教育投資回報率未達社會預期……[詳細]
高考狀元大學畢業(yè)后,多屬于社會白領與金領階層,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從事的職業(yè)大多屬于“高薪職業(yè)”。但令人遺憾的是,1977—1999年高考狀元有900多人,能調查到職業(yè)狀況的有370多人,七成高考狀元大學畢業(yè)后銷聲匿跡,在職場難尋蹤影。在1999-2012年福布斯、胡潤、新財富等中國富豪榜上榜2700多名億萬富豪企業(yè)家中,也沒能發(fā)現(xiàn)昔日高考狀元的身影……[詳細]
26日晚,取得武漢市理科第一名的黃翌青拋開愛玩DOTA、會賣萌求互粉的一面,展現(xiàn)其理科第一名也文藝的一面:“得到了全市的美譽,得不到你的駐足�!倍潭�15個字,散發(fā)出一股濃濃的文青范兒,該狀態(tài)隨后被發(fā)到微博上,網(wǎng)友紛紛感嘆“高考第一名也憂傷”。而佛山學霸吳海灝直言:“自己是因為追趕上心儀的女孩才發(fā)憤圖強,遺憾的是女孩卻沒有考好……”[詳細]
調查發(fā)現(xiàn),1977年以來,高考狀元國內(nèi)完成大學本科學業(yè)后,大多數(shù)選擇繼續(xù)出國留學,保守估計這一比例高達60%。趙德國認為,總體而言,高考狀元大學畢業(yè)后流失海外現(xiàn)象較為嚴重,出國深造的高考狀元大都選擇定居海外,學成歸國的狀元僅占少數(shù)……[詳細]
中國校友網(wǎng)調查表明,選擇在大學工作的狀元有70多人,學術研究可說是高考狀元的“職業(yè)最愛”。我省高考狀元大多也從事學術研究。比如,1983年我省文科第一名潘敏,從武漢大學畢業(yè)后留校任教,現(xiàn)為該校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1年我省理科第一名黃明,如今是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長江商學院教授,成為一個頗有名氣的經(jīng)濟學家……[詳細]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從古自今,人們就對金榜題名津津樂道,因而每年高考放榜之際,各地狀元都會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高考狀元會被貼上神童、學霸、黑馬等標簽,其實他們經(jīng)歷了跟常人一樣的拼搏、憂傷、失意……高考狀元被熱炒的背后有教育政績觀的偏頗、商家經(jīng)濟利益的驅動、媒體的錯誤引導等原因。高考的勝利只是階段性的成功,我們要正確看待高考狀元,以及之后的漫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