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報訊 記者彭鵬報道:綠茶、紅茶、白茶、黑茶……昨日開幕的第四屆茶博會上,色彩繽紛的茶葉齊聚一堂,不過跟以往不同的是,這些不同顏色的茶都有一個共同的產地“湖北”。記者在現場獲悉,從去年開始,中央財政就決定連續(xù)三年每年給湖北撥款1.2億元,支持湖北種茶、賣茶。
一直以來,我省茶業(yè)主要以綠茶為主,去年,茶葉總產量達到16.6萬噸,綠茶就占了83%。以往湖北茶企參展的茶葉,九成以上是綠茶。不過,今年記者在茶博會上發(fā)現,其他“顏色”的茶葉也來湊熱鬧。紅茶有楚紅、宜紅、武當紅三大品牌;黑茶有趙李橋磚茶;蕭氏還帶來了白茶和烏龍茶。其中不少品牌都是看到眼下的機遇,從國外市場轉向開拓國內市場。比如湖北的宜紅茶,以前主要出口。德國、法國、丹麥人喝的紅茶,大部分都出自湖北。
據省農業(yè)廳經作處處長李傳友透露,我省從今年起,將轉變綠茶一枝獨秀的局面,挖掘“彩虹茶”市場,到十二五末,我省的紅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的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至三成。
兩家“恩施玉露”茶博會上打架
聞著茶香而至的市民王先生昨日有點兒糊涂:展會現場,頭一次出現了兩家“恩施玉露”,有些產品的包裝都極其相似。他稱,“據我了解,‘恩施玉露’可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不是任何一家公司都能用的!
展會中廳一進門,記者便看到綠色裝飾板搭建的,由潤邦國際富硒茶葉承辦的“恩施玉露”展位。繞過三四個展位,另一家紅色調的,由恩施巴人誠和茶葉有限公司承辦的“恩施玉露”展位也映入眼簾。除了叫同一個名字,兩家還有一款紅黑色盒子包裝的茶葉,也幾乎一模一樣。
據了解,“恩施玉露”早在上世紀60年代入選“中國十大名茶”,2007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恩施州政府去年牽頭組建了恩施玉露集團。
對此,潤邦總經理何潔稱,“恩施玉露”是公共品牌,由潤邦國際富硒茶葉、恩施玉綠茶葉等幾家公司掛牌經營,同隸屬恩施玉露集團。任何一家恩施的茶葉公司要打這個品牌,必須向集團申請,經專家考評資質通過后,方可加入集團名下。
巴人誠和銷售總監(jiān)蘇兆平稱,“‘恩施玉露’是茶葉的一種品種,并不是商標,我們已經向恩施市茶葉生產小組辦公室提出申請使用‘恩施玉露’,并得到批復。”
兩家“恩施玉露”打架,省農業(yè)廳經作處處長李傳友則表示,湖北省農業(yè)廳已經把“恩施玉露”這個公共品牌授予恩施玉露茶葉產業(yè)協會,想打這個品牌必須向協會申請。如果巴人誠和茶葉的申請得到批準了,也可以用“恩施玉露”這個品牌。
據恩施市農業(yè)局茶葉辦公室人士透露,“恩施玉露”這個集體商標已經申請了兩年,目前還沒批下來,但是市場運作已經開始,恩施玉露茶葉產業(yè)協會目前也正在組織協會企業(yè)打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