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大米(右)與普通大米(左)的比較。黃金大米(英語:Golden Rice)是一種轉基因稻米品種,由美國先正達種子公司參與研發(fā)。黃金大米(右)與普通大米(左)的比較。黃金大米(英語:Golden Rice)是一種轉基因稻米品種,由美國先正達種子公司參與研發(fā)。

  新京報快訊 (記者魏銘言)全球“挺轉”科學家17日在武漢發(fā)表共識,呼吁為“黃金大米”正名,并加速其應用。

  “黃金大米”曾因在湖南一所小學開展人體試驗信息不透明,在中國引發(fā)軒然大波,并被“反轉”組織猛烈攻擊,引發(fā)公眾擔心其危害食用者健康。

  10國科學家認為“黃金大米”安全且能補充維生素A

  17日,在武漢舉行的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發(fā)展現狀和未來展望國際研討會上,來自中國、美國、巴西等10個國家的19位生物技術科學家聯(lián)名發(fā)表“八點共識”,支持轉基因技術用于農作物種植以確保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呼吁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依法推進轉基因作物的產業(yè)化。令人關注的是,“共識”特別強調“黃金大米”是全球第一個營養(yǎng)加強的轉基因農作物,對維生素A缺乏癥提供了有效的干預方法;而且,“黃金大米已經通過了嚴格的安全性認證,是對人類有益的技術,應該加速促進它的應用”。

  “黃金大米”曾因試驗失范在中國備受質疑

  “黃金大米”走進中國公眾視野,源于一場未向受試者充分說明的人體試驗。2008年,美國塔夫茨大學研究人員在湖南省衡南縣江口鎮(zhèn)中心小學25名兒童中,開展了“黃金大米”烹制米飯的人體試驗。2012年,《美國臨床營養(yǎng)雜志》就上述試驗結果發(fā)表的論文引發(fā)社會關注,又牽出“黃金大米”試驗未按國務院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規(guī)定向國內相關機構申報、向受試兒童和家長說明情況的“事故”。

  此后,雖然中國疾控中心等相關部門也對事件始末進行通報,并對中方的試驗組織者做出行政處分,但“黃金大米”作為一種轉基因作物,食用是否安全,是否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被"反轉"組織和人士強烈質疑,并引發(fā)公眾恐慌。

  “黃金大米”工程負責人辯稱中國臨床試驗合法

  在17日“共識”的聯(lián)名人中,Adrian Dubock博士正是“黃金大米”工程負責人兼瑞士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顧問。對于“黃金大米”事件對中國民眾留下的安全性困惑,Adrian Dubock博士表示有必要澄清:2008年,在湖南開展的“黃金大米”試驗并不是違法的。

  “2003年和2008年,中國政府相關部門都批準了“黃金大米”的臨床試驗,當時,臨床實驗機構包括中國疾控中心以及其他的大學,以及美國的大學,我們都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兒童參與其中,也有其他類型的測試。2009年,我們也在美國做了同樣的測試,這些過程沒有遭到任何批評。”Adrian Dubock介紹,項目完成四年后,綠色和平組織發(fā)表消息稱,“黃金大米是非法出口到中國的”,“中國政府曾叫停黃金大米的研究,但還在進行”,這些并非事實,但在中國公眾中引起很大的恐慌和負面反應。

  中方專家稱“黃金大米”是好技術

  對此,參與“共識”的另一位中方專家,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楊曉光補充說,他本人參加過黃金大米去美國的調查,同意Adrian Dubock博士的觀點,從研發(fā)角度看,“黃金大米”是一個很好的東西,“但任何好的東西,我們應該遵循制度的設計,包括倫理知情”。

  楊曉光介紹,美國明確規(guī)定,臨床試驗一定要做到自愿參加,受試者應有充分的知情,知道自己要攝入的是什么東西,可能承擔什么風險。但可惜,在當年湖南“黃金大米”的試驗現場,課題負責人沒有充分按照臨床研究項目的設計,做到充分的告知,所以最后發(fā)生兒童“被實驗”的情況。這次事件,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是一個教訓?!昂玫难芯恳凑赵O計規(guī)程一絲不茍地做,否則欲速不達”,楊曉光說。

  “共識”稱公眾質疑致“黃金大米”無法被利用

  “共識”稱,因缺乏維生素A,全球每天有6000兒童死亡和大量兒童失明,中國45%人和兒童都缺乏維生素A。而通過轉基因技術,“黃金大米”能夠讓人有效補充維生素A。目前,“黃金大米”的發(fā)明人已將此技術免費捐贈給各國,但各國對轉基因作物的監(jiān)管體制和公眾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質疑,導致“黃金大米”至今仍未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