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問政現(xiàn)場電視問政現(xiàn)場

  長江商報消息 平均每天3人被問責,建章立制百余項;行政機關辦事效率極大提高

  □本報記者 周舜堯 通訊員 陶濤 劉志強

  2011年4月,武漢市以打造“全國發(fā)展軟環(huán)境最優(yōu)城市”為目標,掀起“治庸問責”風暴,每年重點解決十項突出問題,重點打擊吃、拿、卡、要等損害發(fā)展環(huán)境行為,以及庸、懶、散的工作作風問題。昨日,記者從武漢市治庸辦獲悉,四年來,該市通過治庸問責行動共問責5499人,其中局級干部41人,處級干部810人。同時,通過問責帶動建立問題解決的長效機制,建立了100多項長效機制。

  ◎案例

  一次違規(guī)處理管住全單位公車

  2014年6月1日上午,武漢市機動車道路停車收費中心業(yè)務科副科長江某,駕駛車牌號為鄂AAM227公務用車,巡查江漢收費所的幾條收費路段。

  中午12時許,江某駕車回家?guī)蟽鹤?,來到住宅小區(qū)附近的常青路肯德基店買了一份兒童套餐,車在快餐店門口停了約20分鐘。第二天,江某公車私用問題被媒體曝光。

  武漢市機動車道路停車收費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公車私用的情況經(jīng)核實后,江某被停職檢查,受到行政警告處分。但追責還沒有結束,收費中心主要領導開始反思,為何在“有規(guī)章制度、各項禁令之下,仍有頂風作案者”。

  “一方面是制度規(guī)定不夠細,另一方面,是長期以來管理失當,導致部分人員習以為常。”收費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處理完江某的問題后,該中心著手制定了新的規(guī)定:所有公務車輛在周一至周五下班后必須停放在指定地點;周末車輛除公務用車外一律停止使用;節(jié)假日除值班巡查外,其他車輛全部入庫停放。新規(guī)徹底除去了部分人的僥幸心理和打擦邊球的心態(tài)。近一年來,全中心20余輛公務車再沒出現(xiàn)類似問題。

  武漢市城管委主任干小明也認為,治庸問責改變了不少行政機關工作作風,特別是促進了一些多頭管理的問題的解決。干小明透露,在開展治庸問責行動以前,他在武漢市委宣傳部任職,在組織武漢市當年的文明創(chuàng)建工作時,協(xié)調過渣土車污染治理的問題,就遭遇多個部門“踢皮球”。

  如今,城市管理方面的問題經(jīng)常被列入十項突出問題整改,問題有了明確的責任單位、義務、解決時限,有時候分管相關部門的市領導也會走上電視,誰推諉誰就有可能被曝光、被問責。治庸問責帶來的威懾力,極大地提升了行政機關的辦事效率。

  干小明說,武漢市奪得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wèi)生城市兩塊牌子,應該感謝治庸問責。沒有治庸問責,公務員隊伍、城市面貌都不會有如今這么好。

  武漢市治庸問責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問責到底,治庸辦對在調查處理治庸問責案件過程中,存在阻攔、壓制投訴,不進行調查處理,避重就輕、隱瞞事實,處理畸輕等10種情形的,啟動“二次辦理”程序,由上級機關直接調查或責令重新調查,嚴格追究相應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責任。

  據(jù)統(tǒng)計,從2011年4月以來,武漢全市共問責5499人,其中局級干部41人,處級干部810人;給予紀律處分941人,組織處理4559人。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