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到家鄉(xiāng)已近午夜,父親站在路邊等我回家。新京報記者 蘭斯 攝車到家鄉(xiāng)已近午夜,父親站在路邊等我回家。新京報記者 蘭斯 攝

  父親姓名:蘭木春 年齡:51歲

  職業(yè):某地農(nóng)委一把手

  很久以來,我對父親頗有微詞。因為我們家“不合身份”的寒酸。

  作為當(dāng)年的政壇明星,18歲從政的父親當(dāng)過地方大員,也主政過地方經(jīng)濟(jì),面子上,是全家族光耀門楣的牌匾。 少為人知的是我們家的寒酸。雖然常被調(diào)侃為 “官二代”,但“為官=發(fā)財”的鏈條在我父親身上失效了。三十年的職業(yè)生涯如今已至暮年,我們家依然擠在上世紀(jì)90年代初的房子里。

  每年春節(jié),父親的公車是全家族的回鄉(xiāng)工具。去年,公車改革后,親戚們都是開私車返鄉(xiāng),而我和父親擠上客車灰頭土臉地回去了。

  父親手握的權(quán)力沒有帶來過財富,這是我和母親對他最大的怨言。但反腐大潮過后,父親的生存智慧卻贏得了最后的勝利:在清貧和暴富之間,父親帶著我們,選擇了最安詳?shù)哪菞l路。

   ■ 同題問答

  1 父親最常說的一句話:

  船到橋頭自然直。

  2 用一個詞總結(jié)父親的2015:

  如釋重負(fù)。因為2015年比2014年過得好,2014年過得不容易。

  3 2016年父親的愿望:

  希望兒子早點(diǎn)兒找個對象結(jié)婚。

  車到家鄉(xiāng)已近午夜。

  父親打來電話,“小李去接你了,他開的是他的私家車”。

  小李是父親的司機(jī)。在外漂泊十年,每年返鄉(xiāng),我都會在火車站看見父親那輛黑色的公車。而父親總有合適的借口能派出車接我,出差、開會或者考察。

  但從去年開始,父親中斷了慣例,“你自己坐客車回來吧,單位的車一律不讓用了”。

  據(jù)說今年,精明的小李主動用私家車充當(dāng)了公車,只要油錢報銷就行。

  打開小李那輛本田轎車的門,小李笑著說,“今年你爸又要找你談?wù)劻恕薄?/p>

  這幾年,父親一直讓我報考公務(wù)員,估計又是談這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