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某和兒子鄒某團聚。陳某和兒子鄒某團聚。

  在廣西南寧買菜時迷了路,四十多天后,竟然流浪到了江蘇昆山,一路風餐露宿,飽受煎熬,如不是昆山民警的一句湖北話,她可能還要繼續(xù)流浪下去。這兩天,一位湖北籍五旬婦女的“奇幻漂流記”讓不少人震驚了。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專訪多位事件當事人,還原了一個值得當下很多年輕人思考的問題。

  一段“奇幻漂流記”

  民警一句湖北話“套”出神奇經歷

  操著外地口音,衣衫襤褸,神情呆滯,坐在樓梯口瑟瑟發(fā)抖;“我送你回克(回家)”,一句鄉(xiāng)音打開了流浪女子的心房—10月21日晚6點50分左右,昆山警方接到群眾報警稱,在昆山市淀山湖某小區(qū)內,有一個中老年婦女蜷縮在靠近樓梯口的角落里,好像是迷路了。淀山湖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往現場,發(fā)現一個穿著又臟又破衣服的婦女坐在樓梯口瑟瑟發(fā)抖,手邊放著一個裝滿衣服的藍色塑料袋,當時的處警民警李義長告訴揚子晚報記者說:“見她第一眼就覺得她非常疲憊,神情已經有些呆滯了。”

  隨后,李義長便上前跟她交談,問她:“你叫什么???家住在哪里啊?”然而,這個中年婦女充滿戒備,眼神不斷閃躲,不想交流。見此情景,李義長只好更加耐心起來,不斷放緩語速、放慢聲音跟她交流,終于,這位婦女開口了。然而,開口第一句就帶著濃重的鄉(xiāng)音,誰也沒聽懂。就在大家都抓耳撓腮的時候,湖北籍民警李義長隱約感覺那句話好像也是他的方言,于是更加耐心地上前詢問。果然,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這個中年婦女又說了幾句,而這幾句讓李義長更加斷定“這個走失的婦人就是我的老鄉(xiāng)”。

  隨后,李義長便用普通話向這個婦女自我介紹,說:“我也是湖北人啊,我們可以幫助你回家?!比欢?,聽了這話的婦人還是原來那副戒備的樣子。這時候,李義長靈機一動,說了一句方言 “我送你回克(回家)”。聽到家鄉(xiāng)話,這個婦人感覺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終于抬起頭來,眼睛里仿佛都在放光。接著,民警們就順利地將婦人帶到了淀山湖派出所。吃完飯、換好干凈衣服,她的緊張情緒有所緩解。于是,李義長便又開始跟她對話,她這才講出了自己的經歷。

  這個婦人姓陳,今年50歲。原來,今年8月底,陳某去廣西南寧,照顧在工地上打工的老公。9月8日那天傍晚,她跟往常一樣外出買菜,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她便在雨中迷了路。不曾想,這一走,竟從廣西南寧“走”到了蘇州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