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鋼股份煉鐵廠7號高爐開鐵口,鐵水入罐   記者任勇 攝昨日,武鋼股份煉鐵廠7號高爐開鐵口,鐵水入罐 記者任勇 攝

  記者張雋瑋

  上半年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實現利潤7.03億元,給已持續(xù)一年的改革一個堅定的注腳。

  券商分析,旗下鋼鐵主業(yè)的上市公司武鋼股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或將超過去年同期。

  自去年6月單月虧掉前5個月的利潤后,武鋼的利潤足跡持續(xù)為負,但扭虧的行動也始于那時。

  “要堅決打贏扭虧增效攻堅戰(zhàn)”,公司董事長馬國強認為,鋼企將逐步實現盈虧平衡或微利。

  供給側改革:按市場需求砍掉上百種產品

  7月22日,傳出7.03億元盈利的當天上午,武鋼股份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阮新建手里拿著一張剛剛打印出的資料,上面寫著今年前6個月的重點品種分析。

  他數了數,計劃完成率超過100%的品種有14項,這意味著在能夠賺錢的28種產品中,一半正中市場需要。

  這是近一年來武鋼持續(xù)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市場需求砍掉了過去的上百種產品,直接縮減至28種。

  每天7時30分,市場需求將從產銷研日例會,準時傳遞到武鋼股份的各個產線上。

  市場猜想基本上是靠拜訪客戶“走出來”的,記者采訪的一位汽車板營銷人員,一周的大半時間不是在客戶所在地,就是在去見客戶的路上。

  馬國強自去年6月2日上任的兩個月內集中走訪了四家客戶。在長城汽車集團,他說,我們的一切工作就要是圍繞客戶來開展,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一定能做到。

  世界最大工程機械、發(fā)電機組生產商卡特彼勒,從2002年起成為武鋼的客戶,但在去年因武鋼鋼板表面的凹坑、刮劃出現頻率過高而“變心”。但武鋼原本用來改善凹坑刮劃的修模、刮膩子、噴砂等“化妝”程序,因為降成本的需要而被取消。負責生產的熱軋總廠拉上武鋼研究院、質檢中心、物流公司、營銷公司、用戶辦等各部門,對鋼種的設計和生產過程控制制定詳細計劃,通過技術革新和裝備改進,減薄鋼板表面氧化鐵皮的厚度,從而降低精整過程中鐵灰破碎造成凹坑的幾率。

  保住了“顏值”就留住了訂單。

  卡特彼勒亞太區(qū)域鋼材采購總監(jiān)稍后參觀產線時說,“目前武鋼供應的卡特鋼,在全球供應鋼企中,表面質量是最好的?!庇浾咴诂F場看到的精整產品,表面是銀色的光亮,接近貴金屬中的鉑金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