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縣

  英山地處大別山主峰天堂寨南麓(海拔1729.13米)。古為皋陶部落,漢為英布封疆,宋為畢昇故里,今為絲茶之鄉(xiāng)、溫泉名城、休閑勝地。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0.3%。境內(nèi)已建成大別山主峰風景區(qū)和桃花沖風景區(qū)2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孝昌縣

  孝昌縣地處大別山南麓、江漢平原北部。孝昌資源豐富,有珍稀動植物85種,初步探明的礦藏有18種,有鳳凰山茶、太子米等為代表的眾多土特產(chǎn),以及以雙峰山、觀音湖等旅游資源。

  浠水縣

  浠水縣位于大別山南麓,湖北東部,長江中游北岸。浠水縣是著名愛國詩人、學者、民主斗士聞一多先生的故鄉(xiāng),也是陳潭秋、董必武、徐向前、劉伯承、鄧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戰(zhàn)斗和生活過的地方。

  巴東縣

  巴東山川秀麗,特色獨具,有享譽國內(nèi)外的國際旅游景點神農(nóng)溪;有集三峽之幽,桂林之秀,張家界之奇于一體的格子河石林;有古樸典雅的秋風亭;有神妙莫測的無源洞;有高山平湖水流坪水庫;有幽深秀美的格子河溶洞。難怪古人對巴東發(fā)出過“山川巴東縣風景險勝中荊南”之嘆。

  興山縣

  興山縣位于湖北省西部、大巴山余脈與巫山余脈交匯處。境內(nèi)共有大小山頭3580座、溪河156條。全縣地貌結(jié)構(gòu)為”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家園”。興山縣是被譽為”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的家鄉(xiāng)。2000多年來,王昭君的事跡一直為文人騷客所贊嘆。

  秭歸縣

  秭歸縣,位于湖北省西部。這里是三峽庫區(qū)首縣,屈原故里。秭歸縣名來源《 水經(jīng)注》“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2011年秭歸獲得“中國詩歌之鄉(xiāng)”稱號。著名景點有:屈原故里、屈原廟、讀書洞、照面鏡、兵書寶劍峽等。

  夷陵區(qū)

  夷陵區(qū),古稱彝陵,隸屬于湖北省宜昌市,東連遠安縣、當陽,西鄰秭歸縣、興山,南抵枝江、長陽,北與??到尤馈?016年11月,宜昌市夷陵區(qū)被國家旅游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qū)。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境內(nèi)有土家族、漢族、苗族、滿族、蒙古族、侗族、壯族等23個民族,其中土家族約占65%。長陽有中國民間藝術(shù)之鄉(xiāng)、中華詩詞之鄉(xiāng)、中國觀賞石之鄉(xiāng)等稱號,被批準為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實驗區(qū)。清江水利風景區(qū)、清江地質(zhì)公園被授予國家級水利風景區(qū)和國家級地質(zhì)公園。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地處湖北省西南部,屬武陵山支脈,平均海拔1100米,是一個典型的少數(shù)民族山區(qū)縣。五峰全縣皆山,森林覆蓋率高達81%,居湖北省縣域之首,物種多樣、峰巒疊翠,原始森林、古木參天,空氣負氧離子含量超過世衛(wèi)組織界定清新空氣標準的10倍以上,是一座天然氧吧。

  竹溪縣

  竹溪縣,位于鄂、渝、陜?nèi)〗唤绲那匕蜕絽^(qū)。竹溪縣是漢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頭、國家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qū)之一。它被稱為中國魔芋之鄉(xiāng)、中國茶葉之鄉(xiāng)、中國黃連之鄉(xiāng)。

  竹山縣

  竹山縣,古稱“上庸縣”,位于湖北西北秦巴山區(qū)腹地。深藏秦巴山腹地的竹山,地處長江三峽、神龍架、道教圣地武當山、古都西安、襄陽古隆中五大國際知名的風景旅游區(qū)之間,是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的水源地,江漢平原的重要生態(tài)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