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朋友被判拘役6個月,原本可能得救的傷者身亡。他的一念之差,真的是害慘了一圈人。

  兩次被撞,傷者變死者

  昨日,記者來到高新交警大隊,正巧碰上一起剛剛判決下來的肇事逃逸案件。

  辦案民警趙志全回憶,那是去年10月4日晚上10點多,他們接到報警,得知長虹北路加氣站附近有人被車撞了。趕到現(xiàn)場,他看見路上停著兩輛車,一輛在路邊,一輛在路中央,路邊的那輛車明顯受損嚴(yán)重。此后,傷者易某由于搶救無效,最終死亡。

  警方調(diào)查得知,易某騎自行車在斑馬線處過馬路時,被由南向北行駛的一輛汽車撞倒在地,之后,又被另一輛汽車再次撞上,導(dǎo)致死亡。

  酒駕后肇事逃逸找人頂包

  “是我開的車?!蹦贻p男子小爽(化名)對民警說,他是第一輛車的駕駛?cè)耍撬_車先撞上了易某。此時,站在小爽旁的張某也附和著,說小爽就是肇事人。

  訊問中,趙志全反復(fù)核實情況,卻發(fā)現(xiàn)小爽和張某的口供中,事故發(fā)生的過程及具體時間、地點的說法無法統(tǒng)一。最終,小爽承認(rèn),自己是張某找來替人頂包的。

  面對小爽的證詞,張某無奈坦白,肇事者是自己的好友張某某。

  當(dāng)晚,張某某與張某一同喝了酒,駕車回家途中撞倒了騎自行車的易某。

  張某某知道自己是酒駕,一旦出了事故,保險公司根本不會理賠。于是,張某某把自己的汽車挪到路邊停下,立即逃離現(xiàn)場,又找張某商量對策。

  張某為了幫忙,就找小爽來頂替張某某,說是小爽駕車撞倒了易某。

  誰知,就在張某某逃逸的這段時間,倒在地上的傷者易某又被另一輛路過的汽車撞傷,最終身亡。

  一圈人被害慘

  查出真相后,事故發(fā)生第二天,警方就在鄧城大道抓獲了酒駕后肇事逃逸的張某某。落網(wǎng)后,張某某與死者家屬溝通,最后賠償死者家屬142000元。

  目前,因為肇事逃逸罪,張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張某因包庇張某某被判拘役六個月。

  民警趙志全說,張某某肇事后,只因為擔(dān)心自己是酒駕,保險公司不予理賠,所以選擇逃逸,找人頂包,結(jié)果他這一自私舉動害了其他三個人。如果他不逃逸而是積極救人,也許易某不會失去生命,這樣一來,第二次車禍也許不會發(fā)生,另一名司機(jī)就不會變成肇事者,張某某的朋友張某也不會因為包庇他而入獄。

  偵辦此案時,趙志全還發(fā)現(xiàn),小爽根本不知道在交通事故中駕駛員其實是有可能要承擔(dān)刑事責(zé)任的。

  趙志全告訴記者,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就算有保險理賠,司機(jī)也要負(fù)刑事責(zé)任,頂包者別以為自己沒肇事就能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