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隨手取食嘉賓隨手取食

  12日上午,中國外交部廚房。當(dāng)鄒志平端出香氣誘人的“香煎武昌魚拖”,他和他的22人湖北廚師團隊,已經(jīng)忙活了一個通宵。當(dāng)晚的楚菜冷餐會,可謂是此次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會的壓軸戲。擔(dān)綱這個重任的,是翠柳客舍行政總廚、楚菜大師鄒志平,除了他從湖北帶來的廚師團隊,還有5位來自北京湖北大廈的廚師。

  這次外交部冷餐會,是首次以“楚菜”的名義向中外嘉賓推介湖北美食文化。

  冷餐會要求無皮無骨武昌魚換了新吃法

  從接到任務(wù)到確定最終菜單,鄒志平團隊用了足足兩個月時間?!耙还?9道菜,19道主菜、6道點心主食、4道水果。湖北17個市州的代表性美食,這次冷餐會不可能照顧全,不過精髓差不多都能品味到。”鄒志平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

  對于29年廚齡的鄒志平來說,做這些菜不難,難的是怎么在這有限的29道菜里,盡可能大地釋放湖北美味。

外賓與小龍蝦親密接觸外賓與小龍蝦親密接觸

  外交部對于冷餐會菜品提出了明確要求:全清真、無核、無皮、無骨,不掉渣,無湯水,便于食用。“也就是說,當(dāng)賓客們一只手端起酒杯寒暄的時候,另一只手拿牙簽就能取食。”

  湖北美食,自然離不開武昌魚。作為武昌魚第四代傳承人,師從中華十大名廚盧永良,鄒志平的拿手絕活就是武昌魚??墒俏洳~有刺,怎么辦?紅燒魚是不可能的,鄒志平想了個辦法,將武昌魚腌制2天,然后煎至八成熟,將刺去掉,將魚腹切成小塊?!斑@樣便于食用,而且保留了武昌魚的美味。”鄒志平一邊展示著盤中的“香煎武昌魚拖”,一邊對記者說。

  鄒志平的另一項絕技,是湖北魚圓。這項技藝曾代表中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走進法國,原來設(shè)計的節(jié)目中,他將現(xiàn)場展示做魚圓。遺憾的是,考慮有湯水及場地問題,這項表演臨時取消。不過,現(xiàn)場還是準(zhǔn)備了事先做好的小魚圓。

  潛江小龍蝦沔陽三蒸地標(biāo)美食琳瑯滿目

  潛江小龍蝦、房縣小花菇、隨州菜卷、沔陽三蒸、大別山黑山羊排、恩施炕小土豆、武漢新農(nóng)鹵牛肉……楚天都市報記者現(xiàn)場看到,冷餐會上的菜單儼然一桌“荊楚全席”,不少湖北地名都在其中?!斑@次冷餐會突出文化餐飲、故事餐飲,突出十七個市州的地標(biāo)食材?!编u志平說。不帶地名的菜品,也承載著地方特色。

  比如松鼠鱖魚,引用唐代詩人張志和的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原料則是黃石西塞山的活鱖魚。

外賓在展臺前了解磚茶外賓在展臺前了解磚茶

  無藕不成席。洪湖蓮藕則貢獻了三道菜:熗拌洪湖藕帶、炸藕三樣、水晶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