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愛心學校”停辦風波:68個大涼山孩子的求學之路

  澎湃新聞 張維 明鵲 實習生 陳浩 周銘潔 劉成碩

  3月23日,13歲的安么木扎坐在武漢“子墨藝高學?!保ㄏ潞喎Q“子墨藝高”)的圓形水池邊,用彝語給1500公里以外的爸爸發(fā)了微信語音:“爸爸,在嗎?”

  子墨藝高是一所給貧困彝族孩子提供文化教育和藝術(shù)培訓的“公益學?!?。2016年由湖北“90后”女孩余婷和她的丈夫張明安成立。在此生活、學習的68個彝族孩子都來自大涼山。

3月28日,張明安給孩子們上了今年第一節(jié)試課。 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3月28日,張明安給孩子們上了今年第一節(jié)試課。 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

  2017年春天開始,他們組成彝族合唱班在《出彩中國人》等節(jié)目中亮相,獲得眾多媒體關(guān)注,余婷也被贊為“最美媽媽”。

  好景不長,去年11月2日,子墨藝高接到武漢江夏區(qū)教育局的《責令停止辦學通知書》,稱其未經(jīng)有關(guān)部門審批,擅自進行義務教育招生,屬無證違法辦學。今年2月以來,大涼山當?shù)卣图议L們也要求接回孩子。

  安么木扎是合唱班主唱,她不想回家。當她給爸爸發(fā)信息時,已經(jīng)有26個孩子回去了,其中包括被堂哥接走的曲比(化名)。

  截至5月19日,已陸續(xù)有36名孩子回家,剩下32個孩子,最大的19歲,最小的4歲。

子墨藝高彝族女孩的住處。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子墨藝高彝族女孩的住處。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

  走出大涼山

  17歲的曲比身高不到一米五五,喜歡穿一身黑色的衣服,看起來更顯瘦小,他的普通話講得順溜。

  曲比的家在布拖縣聯(lián)布鄉(xiāng)海木村,他和小他五歲的妹妹子雷(化名)自出生后便跟著父母輾轉(zhuǎn)昆明、山西、攀枝花……四處為家,到一座城市轉(zhuǎn)一次學。

  十年前,身材高大的父親吸毒后口吐白沫死在了曲比面前。兄妹倆跟著母親去了山東,兩年后輾轉(zhuǎn)回到老家,母親把他們放在一個朋友家后便離開了。幾個月后,兄妹倆又被接到縣城的伯伯土良(化名)家。

  由于兄妹倆的戶口仍在村里,在縣城找不到學校讀書。失學一年多后,2013年,伯伯的朋友介紹了武漢愛樂音樂學校,他們就這樣去了武漢。

  武漢愛樂音樂學校(下簡稱“愛樂音樂”)2001年4月26日在湖北省民政廳登記注冊,當時業(yè)務主管部門為省教育廳。這所學校的負責人是現(xiàn)已年過六旬的熊康麗,此前媒體曾多次報道她從大涼山接回上百名彝族孤貧孩子來武漢學習和生活的事跡,稱她為“愛心媽媽”。

  2015年7月31日,余婷登記注冊了“武漢子墨藝高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讓大涼山的彝族孩子接受文化課和藝術(shù)培訓,彼時子墨藝高對面就是愛樂音樂。

  盡管挨著,張明安卻很少見到熊康麗出現(xiàn),倒是常在學校附近看到一群年幼的彝族孩子走七八里路去菜市場拖菜回來,他覺得這樣很不安全。

  曲比記得,2016年春天,愛樂音樂要把孩子們送回大涼山,他就從那里轉(zhuǎn)到子墨藝高就讀。

  2016年7月,武漢愛樂音樂學校停辦。記者未能聯(lián)絡上熊康麗核實上述說法和學校停辦原因。

  張明安稱子墨藝高只有十幾個孩子從愛樂音樂轉(zhuǎn)來,其他孩子都是他和余婷從大涼山接回來的。

3月下旬,正在裝修的教學樓。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3月下旬,正在裝修的教學樓。澎湃新聞記者 張維 圖

  2015年,他倆從新聞上看到大涼山彝族少年艱苦的生活狀態(tài),于是便于當年年底前往大涼山探訪。他們以布拖縣為中心走訪,發(fā)現(xiàn)大涼山當?shù)鼐用穹课莺喡?,沒有電器,一些孩子已經(jīng)十二三歲卻沒有上學。張明安問他們想做什么,沒人能回答,“這些孩子的貧困不僅是物質(zhì)層面,更多是精神層面?!?/p>

  2016年3月,張明安第二次去大涼山選定了60多個孩子帶回武漢讀書生活,選擇標準是“孤兒,或父母被判刑坐牢的,或是建檔特困戶”。其中,有59名孩子來自布拖縣。據(jù)布拖縣民政局今年統(tǒng)計,享受民政救助(孤兒、特殊困難兒童、低保和其他)的共有21名,其中,有7名孤兒,4名享受農(nóng)村低保,6名特殊兒童,4名建檔貧困立卡戶。

  張明安稱,他們當時跟孩子們的監(jiān)護人簽署了全權(quán)委托書,又去當?shù)剜l(xiāng)鎮(zhèn)縣等部門開具貧困證明,最后復印了每個孩子的戶口本,到武漢后去當?shù)嘏沙鏊兔裾謧浒浮?/p>

  他們把孩子從大涼山接到武漢,要倒三趟火車:先從布拖縣到西昌,經(jīng)成都輾轉(zhuǎn)至武漢,歷時兩天兩夜。

  火車上,4歲到16歲不等的孩子們成一列,有的鬧情緒,還有的不會說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