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年開始,袁昌延在自家院子里種起了工藝葫蘆,“套上幾十個葫蘆模具,能成二三個就不錯了。”袁師傅說,雖說種工藝葫蘆成功率很低,費時又費力,但幾年下來他還是收獲了20多個工藝葫蘆,有“花瓶”“老壽星”“福娃”“大熊貓”“獅子”“二胡”等。
去年年初,袁師傅萌發(fā)了種“秦俑葫蘆”的想法,他根據(jù)秦俑工藝品的造型,用石膏、水泥做出秦俑的模具,3月,袁師傅在地里種下葫蘆種子,6月長出葫蘆時,他挑選出長勢較好的葫蘆,將模具套在葫蘆上,經(jīng)過澆水、施肥,到了11月葫蘆成熟后,袁師傅將葫蘆模具一一打開,雖然這次所套的10個葫蘆模具中只長成了兩個,但已讓袁師傅高興得不得了。
為了讓“秦俑葫蘆”更逼真,他還給“秦俑葫蘆”上了一層古銅色,并對殘損的部位進行了修補。
2014年2月24日陜西電視臺《都市快報》播出以上視頻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