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和左老師合影留念同學們和左老師合影留念

  一份恩情,銘記50年。昨天,漢南八旬老教師左萬發(fā)迎來7名花甲學生。

  50年后收到學生的感謝信

  前幾天,漢南區(qū)80歲的老教師左萬發(fā)收到一封信,信是他50年前在沙洋農(nóng)場子弟學校教過的一名女學生周建華寫來的。

  信中,周建華講述了50年前的一件事。那時候,她還是個9歲的小女孩,在左老師班上讀3年級。一天下午,周建華突感肚子劇痛,左老師立即帶她去校醫(yī)務(wù)室。校醫(yī)看后,認為是急性腸胃炎,建議立即送大醫(yī)院治療。左老師二話沒說,背起周建華就往5公里外的農(nóng)場管理局醫(yī)院跑去。趕到醫(yī)院,等輸完液,天早已經(jīng)黑了。左老師又背起她,送她回家。趕到周建華家時,已經(jīng)是晚上八九點鐘了。

  昨天,周建華和另外6名同學來看望左老師,又重提此事,當面向他表示感謝。

  師德影響眾子弟一生

  師生50年后重相聚,不少花甲學生爭相講述他們和左老師的故事。

  班長安青說,最難忘的是左老師教她寫毛筆字。對于一個從沒有摸過毛筆的8歲小女孩,當時她毛筆都不會拿,左老師就一遍一遍地教她握筆,還握著她的手,教她練習著一筆一畫。直到現(xiàn)在,安青都能寫一手好看的毛筆字。

  學生孫建華也表示,自己從事心腦血管疾病研究有所成就,也得益于左老師言傳身教的這份耐心細致。

  學生譚國平是左老師班上最調(diào)皮的一個學生。為了他,左老師一年里對他進行了58次家訪。最終,譚國平因感動而上進。那一年,左老師所帶的班,50多名同學,全部加入了少年先鋒隊。

  花甲學生送老師智能手機

  師生聚會召集人安青向武漢晚報記者介紹說,1967年,他們小學畢業(yè)后,再沒有見過左老師。去年,有同學建了微信群,失聯(lián)50年的50多名同班同學,漸漸找到了36個。也是在去年,學生趙樹梅在軍山醫(yī)院偶遇前來就醫(yī)的左老師,大家這才知道左老師目前的住址和電話。

  前不久,得知周建華聯(lián)系上了左老師,安青特別開心,便通過微信群,向同學們傳遞了這個好消息。

  昨天,面對7名從廣州、潛江、武漢等地趕來的花甲學生,左老師開心不已。他一一叫出了這些學生的名字,讓這些50年都不曾見面的學生們既吃驚又感動。

  學生殷坤孚向左老師贈送了一部智能手機,她說,希望左老師能夠盡快學會操作,加入他們的微信群,以便他們隨時了解老師的情況。學生劉新平更是抱著左老師說,您就是我們的親人,我們每年都會來看您。

  歡聚結(jié)束,左老師還寫了題為《師生情》的一首七言律詩:五十年來未見面,朝花童貌染霜顏。塌平湖畔師生情,軍山腳下桃李宴。久別情長話如河,喜聚心歡喉哽言。同歌歲月寫輝煌,夕陽燦爛壽延年。

  記者張全錄 實習生陶湘琴

  推薦閱讀:多區(qū)爭搶大學生留下來 籌建人才公寓打造創(chuàng)業(yè)園區(qū)

  華師最牛讀書班如何逆襲舔屏時代 讀霸1年借閱543冊

  “知音號”江面試航 復古煙囪仿佛重返蒸汽時代

  調(diào)皮的康康兩次擦網(wǎng)溜走 搜救江豚行動今日仍將繼續(xù)

  武漢去年3.8萬二孩占新生兒三成 新生兒總量無大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