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女士捐贈的軍大衣 通訊員 涂靚 攝劉萍女士捐贈的軍大衣 通訊員 涂靚 攝

  本報訊(記者王亞欣 通訊員涂靚)日前,武漢市民劉萍女士,帶著一件家中保留了近70年的日式軍大衣到中山公園,捐獻給中山公園受降堂。據(jù)了解,這是中山公園受降堂首次接受的市民實物捐贈,將在展柜予以呈現(xiàn)。

  捐贈的日式軍大衣為軍綠色呢子面料,長過膝蓋。雖然已年代久遠,大衣依然保持著原有成色,內(nèi)襯中依舊清晰可見“昭和十四年”“三號”等字樣。據(jù)推算,昭和十四年,是1939年,當年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

  捐贈者劉萍女士稱,軍大衣是父親留下的。父親出生于1923年,20多歲時就參加抗日戰(zhàn)爭,記憶中父親所在部隊是中原野戰(zhàn)軍,這件日式軍大衣是部隊繳獲的。新中國成立后,父親隨部隊南下,在武漢安了家。多年來這件跟隨著父親南征北戰(zhàn)的軍大衣一直放在家中。長江日報記者看到,在劉女士家中,同這件軍大衣一樣保留完好的,是劉萍父親劉增忠的離休證、殘疾軍人證和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

  “幾年前,軍大衣給了遠在山東的哥哥,年初參觀中山公園受降堂時,看到受降堂內(nèi)實物展出并不多,想起了家里這件軍大衣,正好可以在此展出?!眲⑵寂糠Q,同哥哥商量后,家里人都非常支持把軍大衣捐出來,大衣藏于家中只是一個家族的故事,在受降堂展出,可以讓更多人感知這段歷史,記住新生活來之不易。于是,劉萍夫妻倆特地到山東把大衣取回,捐獻給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園史專家呂學趕稱,這是受降堂首次接受市民實物捐贈,市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值得稱道。

  據(jù)了解,中山公園受降堂始建于1942年,原系日偽武漢市市長張仁蠡主持興建的張公祠,日本第六方面軍曾在此向中國第六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孫蔚如簽名投降。2001年9月18日,受降堂內(nèi)布置《抗戰(zhàn)史料陳列展覽》,收集300多幅珍貴歷史圖片、40多件實物正式向游人開放,它是中國內(nèi)地15個受降點中唯一對外開放的受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