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活躍在熒屏上的抗戰(zhàn)劇并非只有《偽裝者》,在它登陸熒屏之前,名為《我把忠誠獻給你》的劇集,就在包括湖北電視臺在內的多家地面頻道播出并斬獲收視佳績。
很多追看該劇的觀眾并不知道,其編劇耿崢不僅是個“業(yè)內新丁”,更是“半路出家”——他的本職工作,其實是湖北省交通廳公路管理局的一名普通干部。
公務員成編劇
似草根編劇界的“王寶強”
從公務員到業(yè)余編劇,耿崢說他的經(jīng)歷并不勵志,不屬于那種“從小有個文學夢”的追夢青年,甚至一度覺得當作家是不務正業(yè),“就是對文字有點興趣,42歲時才動筆寫了第一部小說。”
這部小說,是后來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大都督周瑜》。省廣電局看重這個故事內核,曾想要將其拍成電視劇,雖然最終因故擱置,不過耿崢由此第一次接觸到影視圈,萌發(fā)了寫劇本的想法。
2008年,金鷹節(jié)組委會向全國征集劇本,耿崢將自己發(fā)表過的中篇小說《最后一個西路軍》改編成《孤獨戰(zhàn)士》劇本大綱參賽?!按蟾?000多字,核心就是寫一個陰差陽錯被隊伍放棄的八路軍戰(zhàn)士,堅守信念著意回歸?!彼]想到,這個連一集劇本都沒寫的大綱,最后獲了獎。
《孤獨戰(zhàn)士》就是后來的《我把忠誠獻給你》。2010年,耿崢利用空余時間將劇本寫作完成,除跟一些影視公司主動聯(lián)系外,他還將其發(fā)表在天涯論壇。去年該劇正式投拍,故事的主人公關大河由知名演員耿樂飾演。
耿崢說,自己的劇本被影視公司看上并登上熒屏,是“小概率事件”,“劇本好寫,但電視劇門檻高,網(wǎng)上寫劇本的牛人多,但真正拍出來的,也就幾個人。”那他算不算草根編劇界的“王寶強”?他笑:“有點那個意思。”
歷史系科班出身
稱有些抗戰(zhàn)雷劇不能忍
耿崢在大學學的是歷史,這也讓他對歷史故事情有獨鐘。比如,他第一個作品是寫周瑜,而《我把忠誠獻給你》的故事緣起,是他看過的一部紀實文學《西路軍魂》,“我喜歡有點厚重感的歷史故事,偶像劇、家庭劇、宮斗劇,都不是我這種人擅長的。”
歷史科班生寫起抗戰(zhàn)劇來自然是一板一眼,耿崢說,他把《我把忠誠獻給你》的故事背景放在1940年到1941年的河南、河北交界地,“就是因為這個故事起于晉冀魯豫地區(qū)的一次反掃蕩?!?/p>
在耿崢的劇本中,主人公關大河所屬的獨立團,較量的對象是日軍一個營,因為當時日軍的戰(zhàn)斗力相當強,“這種表述才符合史實,像有些抗戰(zhàn)劇,散兵游勇組成的雜牌軍、民兵中隊,竟然可以將一個日本師團3萬人打敗,這本身就是一種‘雷’?!?/p>
不過,他也說自己扣史實的特點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認同,比如當《我把忠誠獻給你》登上熒屏時,他發(fā)現(xiàn)自己特意設置的“營”還是變成了“團”,“沒辦法,劇組有劇組的考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