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軾、范熙壬父子的詩文遺稿。范軾、范熙壬父子的詩文遺稿。
溥儀用過的懷表。溥儀用過的懷表。
溥儀與李淑賢的結(jié)婚證。溥儀與李淑賢的結(jié)婚證。

  本報訊(記者 謝方 通訊員 艾濤 孫夏)昨日是第39個“國際博物館日”,范軾、范熙壬父子的四種詩文遺稿也由其親屬捐贈給湖北省博物館,分別為:《蕻園稿存》《蕻園老人書札》《敬勝閣稿存》和《敬勝閣主人遺墨》。

  范軾、范熙壬父子是清末民初從黃陂走出的一代名儒,父子曾同科中舉,均為張之洞的得意門生,他們處于近現(xiàn)代中國歷史的轉(zhuǎn)折點,其人生折射出一代關(guān)心國家命運的文人命運。

  范熙壬的侄女婿、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俞汝捷研究范氏父子文集多年,四部遺稿的題名也均來自于他,“蕻園是范軾的書齋名,敬勝閣是范熙壬的書齋名,因此以此來命名”。

  俞汝捷介紹,《蕻園稿存》是范軾的詩文遺稿,一函七冊。其中第一冊收錄的1897年范軾與范熙壬的鄉(xiāng)試朱卷很有意思,其完整展示了朱卷的形式,“首列籍貫、家世及受業(yè)師、受知師、書院主講師的姓名職務(wù),次寫本人履歷,然后是試卷本文和考官批語,可以讓人了解朱卷的相關(guān)知識”。第二冊至第七冊為范軾的詩詞抄本和文章抄本?!掇畧@老人書札》共兩本,均為范軾親筆書寫,其中大部分是寫給其大兄的家信,家信內(nèi)容廣泛,晚清時期的地方災(zāi)情、倭寇騷擾浙江沿海的情形等,在信中均有涉及?!毒磩匍w主人遺墨》大部分為范熙壬題于彩箋上的詩作,《敬勝閣稿存》共六冊,大部分為范熙壬手寫的各種詩文稿。

  2008年,范熙壬長子范延中曾對這些遺稿進行了標點、整理,范延中還親自對遺稿進行了金鑲玉裝幀,在臺灣分別印發(fā)了《秀蕻園集》和《敬勝閣集》,這次捐贈的范氏父子的遺稿,絕大部分已編入《秀蕻園集》和《敬勝閣集》。俞汝捷表示,這四部遺稿無論從文獻保存還是研究角度,都別具價值。

  此外,省博還將與臺灣自然科學(xué)博物館聯(lián)合辦展?!抖α⑹聪让耔T鼎金的科學(xué)智慧》特展將于24日在臺灣自然科學(xué)博物館展出。屆時,省博將攜120余件館藏精品文物到臺灣,包括重量級藏品吳王夫差矛、曾侯乙墓出土青銅器等。展覽現(xiàn)場還將演示青銅器的鑄造過程,省博還將與臺灣自然科學(xué)博物館共同舉辦樂玩編鐘、青銅工坊等一系列社會教育活動。展覽持續(xù)至明年2月。

  相關(guān)新聞

  91件文物講述溥儀一生

  本報訊(記者 謝方 通訊員 盧奕)“從皇帝到公民——愛新覺羅·溥儀的一生”展覽昨日在辛亥革命博物館舉行,該展覽由辛亥革命博物館和偽滿皇宮博物院聯(lián)合舉辦,展覽將持續(xù)至7月19日。

  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儀的一生歷經(jīng)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轉(zhuǎn)型的不同時期,他既做過末代皇帝、復(fù)辟皇帝、傀儡皇帝,也做過囚犯、公民。

  該展覽以溥儀的人生軌跡為軸線,通過展出大量溥儀各時期的照片以及文物展品91件,包括記載宣統(tǒng)朝史事的《大清宣統(tǒng)政紀》、偽滿皇帝登極大典紀念章、溥儀用過的懷表等具時代印記的珍貴文物,展現(xiàn)愛新覺羅·溥儀從皇帝到公民,富傳奇色彩而又耐人尋味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