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托本報感謝好心人
昨日上午10時許,各大媒體率先發(fā)出小思語的遭遇,引起廣大網(wǎng)友關注。很多網(wǎng)友留言:“寶貝加油!”“加油孩子!”還有不少網(wǎng)友到醫(yī)院看望小思語。
記者剛到協(xié)和醫(yī)院骨科4樓采訪時,正在打聽小思語的病房號,一位經(jīng)過的女孩手一指:“直走右拐,7號病房?!彼呎f邊抹眼淚,說自己剛剛看望過小思語,之后匆匆離去。
記者采訪過程中,不斷有熱心市民走進病房。為了不打擾她的休息,醫(yī)護人員不得不對來訪者進行臨時管控和登記。一位身穿綠色大衣的中年女士,遞給小思語的父母三個信封,說是兩位朋友和自己全家的一點心意。這時,她的手機鈴聲響起,又有一位朋友通過微信給她轉了200元,托她轉交思語的父母。
陳波波說,算上后期治療和康復,女兒的醫(yī)療費用可能超過100萬元,他和妻子根本無力負擔。幸虧有眾多好心人送來捐款,解了燃眉之急,其中大多不肯留下姓名。此外,他的妻子打工的和平農(nóng)莊送來了6000多元慰問金,他家所在的江夏區(qū)山坡鄉(xiāng)高峰大隊也正在設法籌款。他委托本報,向所有留名和不留名的好心人,送上他和妻子最深的謝意。
還有更多奇跡需要創(chuàng)造
昨日,唐欣告訴記者,他沒有想到網(wǎng)友的熱情如此之高。而更讓他想不到的,是小思語的幸運和堅強。
他介紹,小思語的傷勢為“半骨盆離斷傷”,骨盆因車輪碾軋而嚴重缺損,醫(yī)生不得不將她的左下半身全部截除,并將腸道、尿道改道。
協(xié)和醫(yī)院還是第一次接收年齡這樣小而傷勢這樣重的患者。專家查詢相關醫(yī)學文獻資料發(fā)現(xiàn),從1900年至1997年,全世界同類傷情而存活的病例,不到50人,其中小思語是年齡最小的患者。
大部分這類傷者,會因為骨盆碎裂時伴隨動脈大出血而當場死亡。幸運的是,事故發(fā)生后,小思語血管栓塞,沒有出現(xiàn)大出血。而且,她的骨質相對較有彈性,緩沖了壓力,因此臟器沒有受到嚴重損傷。
雖然小思語暫時擺脫了生命危險,但她的康復之路會十分漫長。唐欣介紹,由于她下半身的皮膚大面積缺損,目前只能依靠人工皮膚包裹臟器,而人工皮膚必須每7天更換一次。為了讓小思語今后能夠正常生活,必須讓她的肌肉和皮膚組織覆蓋器官,因此,下一階段,院方會采用皮膚牽張技術,把她的上腹部和背部皮膚一點點拉伸,等完全覆蓋身體后,再進行縫合。這一過程可能會持續(xù)2個月左右。
半年至一年后,還要考慮骨盆重建問題,可以利用3D打印為小思語再造一個骨盆。遠期還要為她重建排便、泌尿、生殖系統(tǒng)等?!爸委煏且粋€相當漫長的過程,可能一直要延續(xù)到她成年?!碧菩勒f。
對于愛心人士的每一筆捐款,小思語的媽媽都一一記錄了下來。她說:“我們肯定會拼盡全力給女兒治療。以后如果她堅持不下去,我們就會用捐款記錄告訴她,有這么多好心人關心她,一定要咬牙好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