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農村電商方興未艾圖為:農村電商方興未艾

  在2015年的“雙11”網購節(jié),農產品進城成了重頭戲之一。據統(tǒng)計,首次加入“雙11”的農村淘寶表現(xiàn)搶眼:零點后僅8分鐘,農村淘寶銷售超過千萬元。小米CEO雷軍也認為,農村互聯(lián)網是2016年的風口——互聯(lián)網公司開始布局農村市場。

  近期,記者深入湖北部分縣鎮(zhèn),采訪當地電商創(chuàng)業(yè)者,了解農村電子商務發(fā)展情況。其中,既有創(chuàng)業(yè)者做電商,將湖北的花菇賣到全國各地,甚至遠銷到海外,一年銷售額逾2000萬;也有漢正街傳統(tǒng)服裝商“玩”電商,一年就虧掉150萬……

  現(xiàn)狀

  3萬湖北新農人網上淘金

  2015年,對于湖北紅安48歲老農民胡建軍來說,是一個不尋常的開始。這一年,他從一名老農民成功轉型成為一名“淘寶掌柜”,放下“鋤頭”,干起了“電子商務”,把“自留地”里的農產品通過淘寶網賣向全國各地。

  胡建軍仍記得,2013年,全村花生大豐收,看著全村新榨好的花生油,全部裝箱包裝好,卻因沒有銷路而一籌莫展。2014年11月18日,阿里巴巴紅安產業(yè)帶與佰昌好批網正式上線,村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也加入了電子商務的浪潮中,經過培訓、網店策劃、產品包裝……短短1個月時間,村民積壓的花生油就銷售一空。自此,胡建軍也跟著學習開網店的知識,去年初就開通了自己的網店,銷售農產品,“現(xiàn)在只要東西質量好,就不愁銷路了!”

  據湖北省商務廳透露,截至2015年10月底,全省26個國家級、省級示范縣共發(fā)展農村網民467萬人(本土務農村民,不含外出打工者),超過10萬人從事農村電商業(yè)務,網絡交易額89億元,三項指標均位居中部第一。阿里巴巴、騰訊等全國前十大品牌電商均在湖北落戶。全省15個縣市成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試點,3萬湖北“新農人”在淘寶上開店銷售農產品。

  案例

  老子線下犯難 兒子線上日賣200萬元

  打開淘寶網,排在食用菌銷售額榜首的是“楚品源”牌香菇,其產品來自隨縣的湖北品源食品有限公司。從2013年開始,品源網上銷售額從50萬元增至1200萬,3年暴增23倍。

  2011年,羅圓的父親創(chuàng)辦了湖北品源食品有限公司,從事香菇、木耳出口貿易。當時,隨縣有食用菌出口企業(yè)20多家,品源算是后起之秀,在激烈的出口競爭中,難以擴展市場空間。

  80后大學畢業(yè)生羅圓考察市場發(fā)現(xiàn),全國香菇日均需求量在7000噸左右,僅武漢市一天大約吃掉300噸,“大多菌企都把出口貿易作為主要業(yè)務,不太重視國內銷售,通過互聯(lián)網零售的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