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湖北“懸崖村”修路記:從深度貧困到全村脫貧
中新網(wǎng)宜昌8月27日電 (楊威 董曉斌)“這條不足10公里的山路,是我們脫貧的‘中堅力量’。”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采花鄉(xiāng)長茂司村,村黨支部書記左青松興奮地啟動車輛,駛上了去往茶丘的新路。
五峰地處武陵山區(qū),全境皆山。長茂司村是深度貧困村,茶丘(小地名)海拔最高1900多米,從河谷到山腰垂直落差有800多米,猶如一個“懸崖村”,農(nóng)戶們上下山只能走崖邊小路,危險且不便。

沒路就沒有出路,左青松決定修路。在宜昌市糧食局、殘聯(lián)、保密局等定點幫扶單位幫助下,當(dāng)?shù)攸h員干部和村民自發(fā)組織起來,義務(wù)出工修路?!靶蘼肥谴笫?,我們支持是應(yīng)該的?!贝迕裼帏P伍說。

2016年春,全長2.7公里的巖巷子公路通車。然而,一場特大暴雨襲擊了五峰,致使巖巷子公路損毀嚴(yán)重。幫扶單位于是再次援助資金,重建公路。不久,包含巖巷子公路的長茶公路(長茂司到茶丘)被納入五峰全縣規(guī)劃。

2017年7月15日,暴雨再次侵襲了茶丘,長茶公路部分路段又出現(xiàn)了垮塌。左青松發(fā)動30多名黨員帶領(lǐng)群眾災(zāi)后自救,積極爭取幫扶單位再支持,“能維修的再維修,不能維修的再改線。”
長茶公路在半山腰有一處臨崖路,前后不足三百米有7個“回頭線”。為打通路基,左青松連人帶摩托車摔下了懸崖,幸虧掛住一塊突出的巖石才保住命,腿上被戳了個血窟窿,被人抬回家足足躺了三天。

修了毀,毀了又修。4年來,總長約10公里的公路終于通車。路修通后,長茂司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深度落實各項惠民政策,促使當(dāng)?shù)卮迕竦氖杖霛u長,茶丘的鄉(xiāng)親也隨全村順利整體脫貧。
如今,長茂司村更多的產(chǎn)業(yè)路、旅游路和山水田林路越織越密,總里程近30公里,全村人均純收入直奔萬元?!斑@段時間村里的新車多了好多,好日子就在前頭?!眲傎I新車不久的村民劉少華說。
責(zé)任編輯:鄧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