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山深處的希望小學 有一對殘疾師生在堅守
圖文:宜昌上演現(xiàn)實版“一個都不能少”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俊通訊員胡光文
一部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感動了無數(shù)人,在宜昌五峰縣的大山里,有一所學校只有一位殘疾老師和一名同樣殘疾的學生,他們每天都在演繹著宜昌版的《一個都不能少》。
兩個人的課堂 學生10分鐘念完一句話
五峰灣潭鎮(zhèn)位于武陵山脈最深處,從宜昌顛簸近4個小時山路才能抵達。
村里唯一的小學——“武鋼大面希望小學”位于6組的山頭東北角。學校有一座三層教學樓,一座四層宿舍,校園不大但很新。整所學校只有58歲的殘疾老師陳傳斌和10歲的抑郁癥學生陳燁。
陳傳斌3歲時不幸左臂殘疾,右臂也伸不直。1978年,高考失利后他在村小當上了民辦教師?!皼]想到一干就是40年。”
7日上午8時,陳傳斌準時來到教室。10歲的陳燁已在教室里了,奶奶彭慧霞在窗外站著陪讀。
第一節(jié)是語文課,陳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排大字“我叫陳燁,今年十歲”。然后,陳傳斌用手指著,一遍又一遍地讀,但坐在臺下的陳燁好像什么都沒有聽到,一直望著窗外的樹葉。10多分鐘過去了,陳燁在老師的不斷提示下,才從嘴里發(fā)出了一點微微的聲音“我叫陳燁”。一堂語文課就這樣過去了。
家很近也很遠 一年來教會100多個漢字
傍晚6點放學了,陳燁在奶奶帶領下在操場慢跑,陳傳斌和山腳下家里的妻子打電話。從學校步行10來分鐘就能到,但除了周末回家外,其他時間他都留校和陳燁在一起。
陳傳斌說:“40年來,除了英語沒有教過外,小學的所有課程我都教過,特別是這一年,我還在網上研究學習有關抑郁癥小孩的教育問題。你看,目前陳燁一年來學會了讀寫100多個漢字,數(shù)字會從1寫到100了,這就是我這一年多來最大的成果?!泵加铋g,他一臉的滿足。
看到陳燁的變化,彭慧霞也很高興?!拔野褜O子送來上學,不指望他像正常的孩子一樣小學畢業(yè)讀中學,而是想讓他在陳老師的幫助下多認識些最普通的字,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想讓他長大后能更方便生活,現(xiàn)在來看效果很不錯。”
收下抑郁癥男孩 不會丟下每一個學生
“陪讀奶奶”彭慧霞說,陳燁是從醫(yī)院領養(yǎng)的,3歲時發(fā)現(xiàn)不會講話后,就到宜昌、北京等大醫(yī)院去治療,醫(yī)生說他患有嚴重的抑郁癥。為給孩子治病,這幾年來花光了積蓄,可孩子沒有一點好轉,到了6歲陳燁還是一言不發(fā)。
幾年來,陳燁試讀了周邊的幾所學校,由于種種原因,學校都沒能把他留下來。2017年1月,聽說離家10公里外的武鋼大面希望小學還有老師,彭慧霞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找來,陳傳斌一口答應了。
1997年武鋼大面希望小學剛建成時,有467名學生25名老師。2010年該校交由灣潭鎮(zhèn)中心學校統(tǒng)一管理,學生和很多老師都轉到鎮(zhèn)上去了,但陳傳斌選擇了堅守。
去年,為方便適齡兒童就近入學,教育部門決定留一位老師在該校繼續(xù)承擔教學工作,陳傳斌主動申請留了下來。還有兩年就要退休的他說:“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
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人在武汉 官方微信(v5daren)

查看评论(16)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