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還原縮略圖)(曾侯乙墓還原縮略圖)

  曾隨是否為同一個國家,抑或兩國曾經(jīng)有過爭戰(zhàn),其中一國被另一國所滅?曾國被發(fā)現(xiàn)后,史學界關于曾國文明的探究日漸集中到破解“曾隨之謎”上。

  關于“曾隨之謎”的三大疑團

  “曾隨之謎”一直是考古學界的熱點話題,曾隨是否合一,不同的聲音一直存在,史學界卻始終沒有定論。

  其中史學界有三大疑團被關注得最多:

  ?其一,兩國是否合一?曾隨兩國地域相同,都在漢水以東,所謂“漢東之國隨為大”,所以兩個國家是不是就是同一個呢?

  ?其二,兩國族姓是否相同?在史書的記載中,隨國是一個姬姓諸侯國,那么,曾國族姓是否也是姬姓呢?

  ?其三,在曾侯乙墓出土的65件編鐘中有一镈鐘,銘文上說楚王曾經(jīng)被曾國所救,而史書上卻記載“楚王奔隨”,隨人救楚,這段歷史怎么解釋?

  180字銘文破解36年“曾隨之謎”

  2011年以來,隨州葉家山西周曾侯墓、文峰塔東周曾侯墓兩大墓葬群相繼發(fā)掘。通過多年來在隨州境內(nèi)的文物考古發(fā)掘整理,考古工作者們接連發(fā)現(xiàn)了幾段重要銘文,其中曾侯編鐘上的180多字的銘文清楚表明曾、隨是同一個國家,破解了困擾史學界36年的“曾隨之謎”。

  2014年5月20日,我國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首個提出“曾隨之謎”的李學勤先生,在隨州查看相關文物后認為“曾即隨說”大局已定,“曾隨之謎”不再是謎。

  封為曾國,為何史籍記載為隨國?據(jù)了解,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國兩名現(xiàn)象比較普遍,如河南南陽附近的呂國又稱為甫,山東安丘的州國又稱淳于。

  備受關注的“曾隨之謎”

  備受學界關注的“曾隨之謎”話題也引起了央視的極大關注。CCTV1、CCTV4、CCTV10、CCTV13曾先后多次來湖北隨州尋訪曾隨文化,拍攝有關內(nèi)容。

  “曾隨之謎”塵埃落定以后,央視CCTV10《探索發(fā)現(xiàn)》欄目組于2016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別兩次來到隨州,共歷時2個多月時間,制作紀錄片《曾隨之謎》。

  那么,

  紀錄片《曾隨之謎》將呈現(xiàn)哪些精彩內(nèi)容?

  “曾隨之謎”的神秘面紗是如何揭開的?

  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就在2月26日至28日每天22:00

  CCTV10央視科教頻道

  來源:湖北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