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數(shù)百群眾渣山尋寶】
昨日上午,記者深入實地探訪。一走進胡家營鎮(zhèn)洄水溝村,就見河里的水渾濁異常,全是泥漿。
知情人士介紹,這里原本是青山綠水,自從群眾進山洗礦渣后,河里的水就再也沒有清澈過 了。不僅人畜不用能飲用,魚蝦也不能生存,就連給菜地澆灌都不能用。而這條河直接流入漢江,是南水北調(diào)水源地的重要源頭之一。
進入洄水溝村三組,只見沿途小河旁被挖了很多蓄水池,里面接通了很多根水管,電機抽水時發(fā)出很大的轟鳴聲。記者初略統(tǒng)計,約有三四十個這樣的蓄水池,每個蓄水池里都有多根水管,直接連通到渣山上。據(jù)介紹,這是上山洗礦渣的群眾私自架設(shè)的,從山下抽水到渣山,用水來洗礦渣,從而將綠松石撿出來。這些污水全都流入小河,注入漢江。
當(dāng)?shù)卣猩桃Y過來的一家磚廠是進入渣山的必由之路,在這家磚場圍墻外的一片空地上停滿了摩托車,這些全都是進山撿礦渣群眾的座騎。記者粗略一數(shù),竟有140多輛。
渣山上滿是撿礦渣的群眾,三五個一伙,七八個一群,一邊用水管沖洗礦渣,一邊用鐵耙翻撿。每撿到一粒綠松石,就會引來一陣驚呼聲。附近群眾說,這還是少的,最多的時候,山上每天有四五百人同時翻撿礦渣,大風(fēng)一刮,塵土彌漫上空。
記者跟多名撿礦渣的群眾攀談。他們說,這個地方原本無人問津。這幾年綠松石價格漲了,才到這里來撿礦渣。碰到運氣好的時候,每天撿的綠松石可以賣幾千元,差的,一天也可以賣幾百元,“又不怎么出力氣,比打工強多了?!?/p>
但投入也比較大,從山下挖一個蓄水池,買回電機,敷設(shè)水管,牽到山上來,一次性需要投資上萬元,“不過,運氣好的話,幾天時間都把本錢撈回來了?!?/p>
在渣山的半山腰有一處約四百平方米的平臺,拾寶者在這個平臺上搭起了十多個簡易窩棚,在此安營扎寨,有睡覺的,有做飯的,也有打牌娛樂的,山上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無序翻撿帶來巨大安全隱患】
群眾無序翻撿礦渣,帶來巨大安全隱患。在記者三個多小時的實地探訪中,不時有盆缽大小的渣石從山頂滾落下來,從記者腳旁滾過。渣山原本是松散的,經(jīng)過群眾翻撿,再加上用水反復(fù)沖洗,渣山經(jīng)常發(fā)生小規(guī)模山體滑坡,記者就兩次險些滑滾山下。
撿礦渣的群眾安全意識極為淡漠,造成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據(jù)多名在這里撿渣的群眾介紹,這里幾乎每天都會發(fā)生群眾被渣石砸傷的安全事故。為了搶奪好的礦面,還不時發(fā)生打架斗毆事件,有人還被打傷。
記者探訪當(dāng)日,因時至正午,烈日當(dāng)空,在渣山的半山腰,一對小夫妻正斜躺在棚子下休息。在他們的后面,就是高聳的渣石,上面撿渣的群眾一礦車一礦車地向下傾倒礦渣,隨著上方的流水滲漏,隨時有垮下來的危險。而其右側(cè),堆積成堤的渣石堆隨時有垮塌的可能,在記者的一再提醒下,他竟說:“沒事的,習(xí)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