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丹江口法院原常務副院長徐光明。受訪者供圖湖北丹江口法院原常務副院長徐光明。受訪者供圖

  “或許生命的意義,就在于一個奢華的夢想”,昨日,《一名法院常務副院長的辭職感言》一文在社交媒體刷屏,辭職的主人公是43歲的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原常務副院長徐光明,他在北漂之后當了“夢寐以求”的律師。

  昨日徐光明在接受南都記者獨家專訪時袒露,曾辭職被拒。市委組織部的領導不解,當官多有前途多有面子,“當律師不就是擺攤搞服務的嗎?”他于是“曲線救國”選擇先去政法系統(tǒng),在距離法院院長半步之遙時,他再次提出辭職。老領導勸他,馬上就要當院長了,工資也得漲了,干折騰啥?

  “不折騰,哪來的海闊天空!”徐光明坦言,大學起就想做律師,6年前放棄仕途做律師沒成功,再不跳出來就沒機會了。他也坦承,當市人民法院副院長月薪4000余元,聽說北京律師行業(yè)平均年薪二三十萬,但辭官北漂,不是首先考慮收入,只是終于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領導說,當官多有面子”

  南都:你說辭官當律師,是為了實現一個“奢華的夢想”,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徐光明:我從漢江師范學院的政治歷史教育專業(yè)畢業(yè),曾是學校演講協(xié)會會長、廣播臺負責人、校團委學生負責人,大學時代就很喜歡演講、辯論,夢想做一個律師。

  南都:有說你是26歲當副鎮(zhèn)長、30歲當副局長,最年輕的同級政法委副書記、最年輕的同級法院常務副院長。

  徐光明:我畢業(yè)后當了四年半老師,也一直在學習法律。1997年,我25歲的時候就準備參加法律資格考試,恰逢1998年丹江口市首次公開招錄公務員,就湊熱鬧參加考試,結果考上市人事局第一名,端起這個“金飯碗”,幾乎每隔一年半職務調動一次,2005年做到正科級干部。

  南都:你說過,相比官場應酬,更喜歡研究法律。

  徐光明:我畢業(yè)后從法律??茖W起,一門門課程通過,包括后來在武大學習法律,這并不是為了做官刷履歷,更不是為了文憑,而是單純?yōu)榱酥R。那會兒在書桌上貼著“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詩句,把法律專業(yè)和司法考試需要過的每一個課程都寫在墻上,過一門就打一個勾。司法考試那會,隔壁住著一個紀委干部,有一次問我,你怎么半夜一兩點還不關燈?

  南都:結果后來你做了政法委副書記和法院副院長,而不是做律師。

  徐光明:其實中間辭職過,都沒成功。有領導還說,你當官多有面子,當律師不就是擺攤搞服務嗎?公務員體系中,行政職位由不得自己挑選,一般市委任命也不會提前打招呼。2010年本想去公檢法部門,但因職位限制,只能去政法部門,后來做政法委副書記,2012年到了市人民法院。

  南都:你博客轉的一篇文章提到,明星檢察官楊斌辭職了,其中有個細節(jié),說“基層法庭破破爛爛的,坐上去一點感覺都沒有”,這些你有什么體會?

  徐光明:其實近幾年基層法庭硬件水平提高了,我特別喜歡坐在法庭上的那種神圣與莊嚴,盡可能地還原案件的真相。我習慣自己開庭,送達文書,親自打電話,盡可能自己經手多辦案,辦案的時候即便事件瑣碎,但還是很憧憬很自豪。我崇尚法官這個職業(yè),法官是公平正義的捍衛(wèi)者之一,是社會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