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年前,監(jiān)利縣福田寺鎮(zhèn)的革命烈士程登跋被敵人殺害,遺體去向不明,更沒有留下后人。82年后,與他同村的程加富,被他的英雄事跡所感動,苦尋5年,終于找到了程登跋烈士的相關記錄。
去年6月,程加富舉債修建烈士墓,青松翠柏之間,當地學生和村民多了一處祭奠英靈的去處。
魚池邊立起一座烈士墓
昨日,在監(jiān)利縣福田寺鎮(zhèn)福田村二組一處20多畝的魚池邊,83歲的老人肖同德來到程登跋烈士墓前,與烈士拉起了家常?!俺痰矣謥砜茨?!保佑程加富和我們的子孫后代健康平安……”
烈士墓在28棵翠柏的簇擁下,十分顯眼。
“程爹搭救過我的父親?!毙ね抡f,父親臨終前叮囑他,每年清明別忘記祭拜程爹。
程爹就是程登跋,肖同德介紹,聽老人講,程登跋,1905年3月出生,1929年2月參加革命,后任湘鄂西蘇維埃政府糾察隊隊長,1932年6月在毛市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3天后,程加富的祖父與鄉(xiāng)親們趁夜將程登跋安葬。
這一段歷史,隨著程加富祖父的去世,塵封了80年。
苦尋5年終得烈士事跡
程加富15歲時,聽村里老人說起程登跋的故事,他決定要為他修一座墓,讓后人記住。
2009年開始,他一邊干活,一邊走訪村里的老人,打聽程登跋的歷史和遺骨去處。
程加富去過鎮(zhèn)民政辦,縣民政局,一次次尋訪,結果都是“查無此人”。
但辛苦沒有白費。2013年,監(jiān)利縣民政局工作人員告訴他,程登跋烈士確有記載,其事跡與村民介紹一致。此前由于民政部門記錄的名字與“程登跋”同音不同字,才沒有查到。“可以證實他是烈士,但不知其遺骨埋在何處?!?/p>
程加富十分激動,他向民政局工作人員吐出了要為其修建烈士墓的心愿。
民政局對此舉十分支持,除了向其提供一些歷史資料外,還給了他一塊刻有“程登跋烈士之墓”的石碑。
舉債修墓告慰英靈
2013年4月,程加富打算蓋新房,同時將烈士墓一起修起來,修墓預算1.2萬元。
“我們建房的錢都不夠,哪來的錢修烈士墓?”妻子起初反對此事。程加富說,借錢可以還,但烈士墓不修,可能后人就遺忘了程登跋。在他和兒子的勸說下,妻子點頭同意。
為了節(jié)省成本,石子、磚、鋼筋等建筑材料,他沒請一個幫工,全靠自己運。
2013年6月10日,靠四處借來的1.2萬元,烈士墓與程加富的樓房同日竣工。墓地周邊,他種下了28棵翠柏,象征著烈士28歲的年華。
程加富把親朋好友給新房賀喜的鞭炮用車拖到烈士墓前,足足放了20多分鐘。
監(jiān)利縣民政局、福田寺鎮(zhèn)為程登跋烈士碑舉行揭牌儀式。
烈士墓落成后,有村民告訴程加富,程登跋的遺骨就埋在該鎮(zhèn)一處坡地。
前不久,程加富專程趕去,實地查看證實后,他決定明年清明節(jié)前,將烈士遺骨移回烈士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