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鐵上男子突發(fā)呼吸心跳驟停,武漢女醫(yī)生跪地心肺復蘇獲點贊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聶文聞

  5月1日晚上6點許,從深圳開往武漢的G1022次列車上,一位50多歲的男子突發(fā)呼吸心跳驟停,同車的武漢協和醫(yī)院女醫(yī)生周靜迅速趕到,與同行一起接力心肺復蘇。當晚6點24分,列車緊急??繌V東英德西站,周靜等人用手臂搭起“人床”將其抬下列車,持續(xù)心肺復蘇,并等來救護車。李靜救人的視頻在網上傳開,同車乘客稱贊她是“身邊的女英雄”。

  “9號車廂有一名乘客發(fā)生意外,如列車上有醫(yī)護人員,請緊急前往救助?!?月1日18點03分,在深圳北開往武漢站的G1022次列車上,突然響起“尋醫(yī)廣播”,位于6號車廂的女醫(yī)生周靜聽到后,立馬趕往9號車廂救治。

  周靜是武漢協和醫(y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醫(yī)生,假期陪8歲的兒子參加冰球比賽,計劃當天從深圳返漢。她回憶,患病男子年約50歲,整個人歪倒在座椅上,口唇蒼白、大汗淋漓、小便失禁,呼叫沒反應。

  “情況不妙!”周靜說,她摸頸總動脈發(fā)現沒有搏動,瞳孔對光無反應,加之血壓測不出來,迅速診斷該男子呼吸、心跳驟停,周靜與列車長一起將其從座位上抬起,平放至車廂過道,和后來趕到的3名同行一起進行急救。

  他們將男子假牙取出,清除口腔內異物,防止發(fā)生窒息。由于走道很窄,4人分布患者身體兩側,接力為患者進行心肺復蘇,20分鐘沒有中斷心臟按壓、人工呼吸。幸運的是,該男子中途有生命跡象恢復,但頸動脈仍沒有脈搏,周靜等4人繼續(xù)心肺復蘇。

  停靠車站跪地持續(xù)心臟按壓

  當晚6點24分,列車提前3分鐘??繌V東英德西站。在列車乘務員的幫助下,4人用手臂駕起“人床”將男子抬下列車,并放置寬闊的站臺上。等待救護車期間,周靜跪在地上一次一次有規(guī)律地按壓心臟,累得氣喘吁吁,衣服大片汗?jié)?,但不敢停下搶救?/p>

  5分鐘后,兩名120急救人員終于趕到。由于該男子沒有家人同行,周靜交接時簡單描述了該男子情況,當時已有了呼吸,但心跳仍未恢復,懷疑是急性心梗。

  該趟列車工作人員表示,G1022次列車是當天最后一趟從深圳開往武漢的火車,原本在英德西站停車時間為2分鐘,但為了等待救護車,列車在該高鐵站延停了數分鐘。

  周靜和同行們回到車上,乘客紛紛圍上前為他們點贊。一位50多歲的女士為周靜拍了張照片,并發(fā)到網上稱贊她是“身邊的女英雄”。兒子目睹了她救人的全過程,拉著媽媽說:“我覺得你好厲害!”

  當晚,周靜的列車還沒有抵達武漢,她在列車上救人的過程已經在網上傳開,大家紛紛轉發(fā)為她點贊。一位乘客表示,看到大家為了生命的延續(xù)盡力搶救,這場面終身難忘。據了解,周靜此前也曾多次在火車上搶救突發(fā)疾病的患者。

  記者多方了解到,該男子被送往當地醫(yī)院治療。遺憾的是,因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呼吁學會抓住急救“黃金四分鐘”

  “心臟驟停,會導致腦部缺氧,短短4到6分鐘,大腦的功能就會受到損害,甚至會導致死亡。”周靜說,在醫(yī)務人員趕到前,利用心肺復蘇術,可使帶氧的血液循環(huán)至腦部,從而延長生命。

  我國最新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心臟性猝死的發(fā)生率為41.84例/10萬人,以13億人口推算,國內心臟性猝死總人數高達54.4萬例/年,居全球之首。其中,87.7%的猝死發(fā)生在醫(yī)院以外。周靜說,對于絕大多數市民來說,這個簡單易學的急救方法卻還很陌生。

  據了解,在心臟驟?;蚝粑V购?,4分鐘內開始復蘇者,約50%可被救活;4~6分鐘內開始復蘇者,10%可以救活;超過6分鐘者,存活率僅4%;10分鐘以上開始復蘇者,存活可能性極小,每延誤1分鐘成功率下降10%。

  責任編輯:崔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