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3月21日電 (記者 張芹)由英國駐武漢總領事館、武漢市發(fā)展與改革委員會、武漢行政學院共同主辦的“英國-武漢低碳交通論壇”21日下午舉辦。來自英國倫敦、曼徹斯特以及湖北武漢的相關政府官員、企業(yè)代表,共同探討城市推廣騎行。
英國駐武漢總領事衛(wèi)亭瀚表示,宜居城市離不開交通。發(fā)展低碳交通逐漸成為各國應對城市交通問題的主要途徑,騎行重新回歸城市,成為重要的出行方式。
近年來,騎行風靡英國倫敦。倫敦交通局戰(zhàn)略及規(guī)劃部主管莉莉·梅森介紹,2015年倫敦平均每天有67萬人次騎行,這一數(shù)據(jù)較2000年增加了133%,私人轎車出行比例則下降了14%。騎行逐漸成為倫敦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同時也大大緩解了中心城區(qū)交通擁堵。
如何推廣城市騎行?“安全的騎行道路在我看來尤為重要。”莉莉·梅森介紹,倫敦自行車推廣計劃其實很早就啟動了,最初政府部門在部分道路上標出自行車道,但效果并不明顯。直到近幾年,倫敦政府投入大量資金,興建與行人、機動車隔離的騎行專用道路,良好的道路狀況及相關基礎設施的投入,使得越來越多倫敦民眾加入騎行隊伍。
武漢作為中國內(nèi)地最早推出公共自行車服務的城市之一,目前已建設站點2000個,投放自行車40000輛。加之近期在中國各地興起的共享單車服務,城市騎行氛圍越來越濃厚。然而,自行車停放無序,機動車、自行車混行所帶來的安全隱患等系列問題也接踵而來。
武漢交通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專家孫小麗認為,應在考量城市道路資源和需求的前提下,對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進行總量控制,讓各種交通方式有序共存。
英國曼徹斯特市議會政策主管理查德·艾略特則結(jié)合當?shù)刈龇ńo出建議。他認為,發(fā)展城市騎行離不開相應基礎設施的投入,例如方便的自行車停泊點、四通八達的騎行道路等。此外,必要的騎行技能及安全培訓也必不可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