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魏娜 通訊員張鵬 張勇)去年12月28日東湖綠道、中山大道開通至今已有兩個月,市交管局昨日通報,這兩個區(qū)域的交通呈現“冰火兩重天”狀態(tài):每到節(jié)假日,東湖周邊道路擁堵,而中山大道周邊道路通行狀況明顯改善。

  據了解,東湖綠道開通以來,一到周末、節(jié)假日,東湖綠道、東湖風景區(qū)的南門戶、西門戶周邊道路交通就出現擁堵;新的中山大道開街以來,即使早高峰期間,黃石路至前進一路的平均擁堵延時指數僅為1.25,屬于“基本暢通”等級。

  相關部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東湖綠道開通后,東湖綠道及東湖風景區(qū)周末客流量大幅上升,日均客流量在15萬人以上,超過了2015年日高峰10萬人和2016年日高峰14萬人。

  西門戶(梨園景區(qū)周邊)停車場供應相對較少,南門戶(磨山景區(qū)周邊)道路通行條件相對較差,而東門戶(落雁景區(qū)周邊)道路條件較好、停車位有富余。徐東大街、二環(huán)線梨園段、二環(huán)線水果湖段、卓刀泉北路、八一路、魯磨路交通壓力顯著上升。武漢大道在節(jié)假日期間也有明顯的交通壓力,車速降低;魯磨路近10天來上午10時至下午4時車速均處于5—10公里/小時;青王路雖然車速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可保持在20公里以上/小時。

  中山大道開街以來,與其平行的沿江大道、京漢大道的通行狀況都處于“基本暢通”等級,解放大道平均擁堵延時指數為1.46,接近“輕度擁堵”,相對中山大道開街前,通行狀況都有不同程度改善。

  交管部門建議,中山大道一元路至武勝路段每天上午9時之前、晚上10時以后允許其他機動車、非機動車通行,市民在早高峰時也可選擇中山大道通行,有效避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