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冰林

  用于消腫止癢的美國“小蜜蜂紫草膏”、緩解腸絞痛的英國產“西甲硅油”……這些國外藥品,如今已成不少媽媽購物清單里的必備品。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媽媽們熱衷為孩子購買國外兒童藥品,可這些漂洋過海買來的兒童藥真的安全嗎?武漢兒童醫(yī)院藥學部主任徐華提醒各位媽媽,如果沒有醫(yī)生指導,切記別給孩子盲目服用藥物。

  都是洋文,咋用呀?

  專家提醒

  醫(yī)生:盲目用藥會有隱患

  國外藥品真的安全嗎?對此,武漢兒童醫(yī)院藥學部主任徐華表示,醫(yī)生在開藥前都會詳細了解孩子的癥狀、身體狀況等,而很多從國外買回來的藥物因沒有中文說明書,家長對藥品的用法、成分、適應證、適用人群、療效等各方面都不了解,加上沒有醫(yī)生的診斷和處方,擅自用藥,很可能會有危險。

  徐華表示,不管國內還是國外的藥物都會有副作用,但國內市場上經營的藥品都是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通過的,如果是在國家批準的經營部門購買的藥品,國家可以有效監(jiān)管,并且基本能保證藥品的質量安全和用藥安全。

  食藥監(jiān):購買進口藥有風險

  記者從武漢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了解到,《藥品管理法》第三十九條主要說明了我國對進口藥品的管理制度,未經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批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私自進口國外生產的藥品。

  這意味著,如果老百姓用于自己治病不是用于銷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單純地去國外旅游、探親、留學等,帶回來少量、自用的藥品,只要符合海關進出口相關規(guī)定,就不叫進口,不屬于違法行為。

  同時,《藥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guī)定,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而進口的藥,將按假藥論處。即使藥本來是真藥,但是在我國未被批準,也將按假藥論處。

  看不懂說明書

  進口藥讓媽媽犯難

  馬女士的兒子小北今年兩歲,這兩天,武漢氣溫冷熱無常,小北患上了感冒,發(fā)燒咳嗽。按以往經驗,兒子高燒時吃點小美林,燒退后再配著吃點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就差不多痊愈了。

  可這次,孩子一直不見好轉。于是,她在小區(qū)的家長群里咨詢,很快有家長告訴她,現(xiàn)在大家都流行購買日本產的感冒藥“面包超人”和德國產的“小綠葉”。

  群里有位熱心的媽媽稱,進口藥的藥效特別好,孩子吃了很快就會痊愈。自己囤了不少,并送給了馬女士一盒。

  可藥品到手后,馬女士卻猶豫了起來,“看不懂說明書,不知道用量和禁忌,不敢給孩子吃?!?/p>

  進口兒童藥火爆媽媽圈

  網友“Jenny”懷孕7個月,她在寶寶還沒出生時,就找人代購了一批國外進口兒童藥:美國感冒舒緩膏;德國的感冒鼻塞護理液、電解質水、止咳糖漿……在“Jenny”看來,進口藥不僅副作用小而且藥效顯著。

  對于進口藥品的使用,“Jenny”表示,這些進口藥都是育兒網站或媽媽群里的經驗分享,分享時也會寫出大致的用藥量。

  尹女士也是國外兒童藥品的熱衷者。女兒宸宸已7歲。因工作原因,她常飛往國外,女兒小時候感冒發(fā)燒,幾乎都是用的國外藥?!昂⒆痈邿龝r,我就用德國產的一種退熱栓,效果很好?!?/p>

  記者在兩個媽媽群里調查后發(fā)現(xiàn),近八成媽媽為孩子購買過進口兒童藥,而“跟風”則是家長們選擇進口兒童藥的主要原因。

  崔女士也購買過進口兒童藥,“大家都說國外藥藥效很好?!钡⒉磺宄@些藥品的具體功效,只是身邊好多家長都給孩子吃,在大家的推薦下,與其他媽媽一起拼單購買。

  代購國外兒童藥渠道多

  記者發(fā)現(xiàn),目前購買這些兒童藥的方式多樣化,網店、微信代購應有盡有。

  記者在一購物平臺上搜索“德國、小綠葉”后,彈出不少搜索結果,其中有的月銷量達到2015筆。點進藥品詳情,里面介紹了該藥品產地、規(guī)格、適用人群、使用劑量等信息,并稱該藥品為天然提取,無刺激。記者聯(lián)系的一位商家表示,他家的藥品肯定是正品,孩子可以放心使用。

  除網絡外,親友代購也是渠道之一。采訪中,網友“布丁媽咪”稱,她有同學在日本工作,她讓同學帶過“面包超人”?!熬唧w的服用方式、劑量都是同學告訴我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