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楚大道與卓刀泉南路十字路口雙向通行較為緩慢,早晚高峰時段滯留更為嚴重   記者陳卓 攝雄楚大道與卓刀泉南路十字路口雙向通行較為緩慢,早晚高峰時段滯留更為嚴重 記者陳卓 攝

  記者魏娜

  本月底,雄楚大道的BRT快速公交將正式通車。近日,記者探訪BRT沿線通行狀況發(fā)現(xiàn),預留給社會車輛通行的輔道僅有2車道寬,而且大多路段為人車混行,BRT廊道封閉后,雄楚大道地面層的通行能力面臨考驗。

  電動車、行人與機動車混行

  記者開車從BRT的終點光谷大道站出發(fā),沿雄楚大道往武昌火車站方向行駛,廊道兩旁的輔道仍在做最后收尾工程,盡管還沒有施劃交通標示標線,但很明顯留給輔道的區(qū)域夠兩股道通行,且沒有預留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

  經(jīng)過關(guān)山大道路口后,記者看到社會車輛通行的輔道與沿線小區(qū)的商鋪門面相隔很近。過去小區(qū)周圍的人行道,大部分已經(jīng)變成機動車道,小區(qū)居民的車輛出了小區(qū)大門就直接進入機動車道??梢韵胂?,早晚高峰期間,小區(qū)居民的車輛進出小區(qū),直接影響道路通行效率。

  家住民族大道楓林上城小區(qū)的顧先生,昨日早上出門就遇到麻煩,一輛中巴車壞在雄楚大道下錢村路口10米處,由于該路段僅有兩股道,中巴車動彈不得,其他車輛也無法通行。就在家門口,顧先生被堵了30分鐘。雄楚大道輔道上的車輛排隊,一直排到卓刀泉南路。

  好在中間的BRT廊道目前允許社會車輛通行,緩解了一部分車流。顧先生說,BRT完全封閉后,兩邊雙向4股道,一旦發(fā)生壞車或擦碰事故,堵起來繞都繞不出去。

  家住關(guān)西小區(qū)的趙先生平時出門都是騎電動車,他對今后的出行也有憂慮。“以前騎車雖然也經(jīng)常騎上機動車道,但因為路寬,遇到汽車也好避讓。今后兩邊的路變窄了,車的密度卻更大了,電動車在機動車道里穿行,越來越危險。人過馬路可以走天橋,電動車怎么辦?”

  東西方向車輛通行受阻

  記者在探訪中發(fā)現(xiàn),由于南北走向的BRT廊道封閉運行,東西方向的車輛通行節(jié)點受限。

  雄楚大道沿線有光谷大道、關(guān)山大道、民族大道、珞獅南路、卓刀泉南路等幾個大的東西南北交會路口,BRT廊道在這幾個大路口斷開,社會車輛可正常左轉(zhuǎn)通行。據(jù)交管部門透露,為保障BRT優(yōu)先原則,交通燈盡可能實現(xiàn)BRT線路的綠波帶。

  除了這幾個大路口外,包括南湖區(qū)域的重要出口書城路在內(nèi),安康路、幸福路等支路面臨“右進右出”的局面,屆時大量車流可能會因為掉頭而滯留在雄楚大道上的大型路口,排隊的車輛將影響直行車輛,進而影響整個路段的通行能力。

  雄楚高架上下匝道易成堵點

  BRT開通后,社會車輛為避開雄楚大道地面層,多會選擇上匝道走雄楚高架。目前,雄楚高架在五角塘、關(guān)山大道、民族大道、卓刀泉南路、珞獅路、丁字橋、武昌火車站有匝道,部分路段只有上橋匝道沒有下橋匝道。

  在目前廊道尚允許社會車輛通行的條件下,每天早晚高峰期間,五角塘上橋匝道、民族大道下橋匝道、卓刀泉南路下橋匝道、武昌火車站下橋匝道,通行也非常困難。

  特別是卓刀泉南路和民族大道下橋匝道,全天候排隊。記者看到,由于下橋匝道離路口近,車輛幾乎一下橋就要等紅燈,正常通行的車輛加上下橋車輛,三股車流匯集到兩股道,遇到紅燈,很容易堵塞路口。

  給新型交通體系

  一段適應期

  專家觀點>>>

  華中科技大學交通管理專家趙憲堯教授認為,輕軌剛在武漢運行時,社會上也有不同的聲音,但當2號線、3號線修好后,大家就體會到大交通帶來的便利。BRT也一樣。這樣的交通設(shè)置,就是為了讓更多人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剛開始運行,難免會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會給社會車輛通行帶來一些不便。但隨著路網(wǎng)不斷完善,交通管理措施逐漸跟上,相信運行一段時間后,會有辦法解決目前遇到的這些問題。

  交通專家胡潤州認為,國外BRT系統(tǒng)是獨立和完善的,沒有其他車輛干擾,可以有效緩解交通擁堵。國人出行選擇公共交通的比重大概在30%—40%左右。當公共交通比重超過50%后,路上小汽車數(shù)量才會減少,擁堵才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