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首次實地模擬演練現(xiàn)場,對準車牌停車項目演練。記者何曉剛 攝BRT首次實地模擬演練現(xiàn)場,對準車牌停車項目演練。記者何曉剛 攝

  本報記者胡蝶 通訊員張惠榮 黃思思

  長達292米,在車下買票,必須定點停車。昨天,武漢最長最嚴格的公交站臺在雄楚大道揭開面紗。它就是備受關注的武漢首條BRT快速公交線的配套站臺,在外觀、乘客進出、購票、上下車、線路分流、管理等各方面,都與普通公交站臺截然不同,刷新了武漢公交候乘模式。

  先在閘機處買票再進站候車

  共三種方式購票

  目前,雄楚大道BRT進入通車沖刺期。公交車開入BRT廊道,在雄楚大道珞獅路紅綠燈路口至省公安廳門前的紅綠燈路口區(qū)間內,展開實地演練,主要練習車門與安全門對標停車,并熟悉道路,為不久后的通車運營做準備。演練路段含石牌嶺北、書城路北、書城路南等3個BRT站臺。

  昨天,BRT石牌嶺北站臺向媒體開放。遠望去,第一印象就是好長,目測有200米長。整個站臺由刷卡閘機、玻璃站棚和安全門圍合成封閉式。站頭設有一進一出兩個閘機,乘客不是上車買票,而是先在閘機處買票,再進站候車,上車時無需投幣或刷卡。

  武漢公交集團BRT相關人士胡維鋒介紹,乘客可通過3種方式購買BRT車票,一種是投幣獲取二維碼紙條,在閘機處刷二維碼進站,另兩種是直接刷武漢通或手機支付寶進站。BRT可同臺同向免費換乘。

BRT超長的站臺。記者何曉剛 攝BRT超長的站臺。記者何曉剛 攝

  最長站臺292米 最短167米

  一個站臺又設多個子站臺

  長長的站臺內又劃分為若干個子站臺。雄楚大道以北的,用N1、N2……標注,以南的,用S1、S2……標注。每個子站臺??坎煌€路,解決了普通公交站點一直面臨的線路分流難題。

  全長13.6公里的雄楚大道BRT線,西起武昌火車站東廣場,規(guī)劃終點為光谷火車站,臨時終點設在光谷大道,沿途設14個站點,雙向28個站臺,將供25條公交線路在系統(tǒng)內運營。

  胡維鋒說:“根據(jù)路段不同,停靠的線路數(shù)量不同,最長的BRT站臺長292米,最短的也有167米,武漢還沒有過這么長的公交車站。1個站臺多則設4個子站臺,少則設2個。1個子站臺有的停3條線路,有的停1條。”

  哪條線路停在哪個子站臺,會通過站內懸掛的電子顯示屏告訴乘客,同時顯示車輛距離本站還有幾站。每個站臺還會放置查詢機,供乘客查詢線路走向、運營時間、當日天氣等信息。

  車門必須對準安全門開啟

  乘客可無障礙一步登車

  在BRT站臺,公交車不能像在普通車站那樣隨心所欲,想怎么停車就怎么停了。

  BRT站臺與BRT廊道之間裝有屏蔽安全門。車來了,車門對準安全門一起打開,乘客才能上下。這對公交司機進站停車形成了莫大約束,無論在態(tài)度還是在技術上都要求嚴謹操作。

  凡是停靠BRT站臺的公交車,都加裝了無線射頻裝置,與安全門的無線射頻信號對接。司機只有將前后車門對準相應的安全門,縱向誤差不大于20厘米,車身與站臺路沿的距離不大于30厘米,保持車身與路沿平行,車門和安全門才能取得感應,一鍵同時打開。車門和安全門如果錯位,乘客便無法上下。

  不同車型的公交車,長短不一樣,前后門的距離也不同。為此,BRT站臺設置了18米車專用、12米車專用、10米車專用等3種子站臺和對應長度的安全門,各車對號入座,不容停錯。乘客只要找準站臺等車來,不用追著車跑了。

  連日來,將于BRT廊道內運營的69臺公交車、1195名公交司機參加了對位停車實地演練,確保BRT通車后,乘客能無障礙一步登車。

  廊道限速50公里/小時

  遇到路口仍需等待紅綠燈

  武漢晚報記者昨天在演練區(qū)間內試乘。公交車在專屬的BRT廊道內暢行無阻,毫無堵車之虞,但遇到路口,仍需等待紅綠燈。

  武漢公交集團總經(jīng)理助理關靚介紹,目前要求,公交車在BRT廊道內最高車速不能超過50公里/小時,不能超車。平均車速保持在25公里/小時,比普通線路快5-10公里。進站車速不超過5公里/小時,在距本線路子站臺50至100米時,開右轉向燈進站。

  雄楚大道BRT將采用“1+24”混合運營模式,即1條BRT主線加24條常規(guī)公交輔線,共配車600多臺,在系統(tǒng)內運營。主線將配30臺18米長的BRT專用車輛,采用新能源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