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拓寬巡司河,打通第二排江通道,抽排小區(qū)漬水……被雨水浸泡了6天的南湖地區(qū),各主次干道今將迎來“水退路暢”。

  記者昨從洪山區(qū)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截至昨日下午5點,南湖的水位已降至20.85米,相比最高21.26米下降了0.41米。同時,南湖地區(qū)8條漬水的主次干道,除文治街珞獅路至理工南門段還有0.20米漬水外,其他路段漬水基本消退。

  “7.6特大暴雨”后,南湖片區(qū)遭遇大面積漬水,漬水深度為0.2米~1.2米,漬水涉及居民3700余戶、15000余人。目前,部分居民恢復正常生活,還有1121人被轉移安置在板橋中學、通惠社區(qū)養(yǎng)老院等6個安置點。

  武漢市水務局介紹,南湖地區(qū)的雨水在非汛期時,經巡司河流至青菱河河口陳家山閘及武船附近的解放閘,可自流排入長江;而在汛期,長江水位升高,為避免江水倒灌,陳家山閘、解放閘關閉,南湖水只能通過16公里外的湯遜湖泵站抽排到長江。由于該泵站抽排能力只有120立方米/秒流量左右,已不堪重負,所以漬水消退非常緩慢。

  從本月8日開始,武漢市防汛指揮部下達防汛令要求,拓寬巡司河,加大南湖下泄流量,拓寬野湖連通渠,打通湯遜湖水系第二排江通道,25臺“龍吸水”泵機連夜趕至南湖地區(qū),加速抽排漬水。

  武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南湖地區(qū)各主次干道務必在今日水退路暢,并迅速減少社區(qū)漬水點。

  武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后續(xù)一系列工程措施上馬,南湖水位降速進一步提升,每天預計能下降10厘米左右。當南湖水位降至一定水位后,南湖地區(qū)的漬水狀況將明顯好轉。

  昨天,記者兵分幾路現場探防南湖地區(qū)排漬和恢復生產生活的情況——

  巡司河拓寬至四五十米寬

南湖排水通道示意圖(制圖 趙?。? data-link=南湖排水通道示意圖(制圖 趙健)

  第一排江通道:

  拓寬野湖和江夏??诒谜鹃g的連通明渠

  第二排江通道:

  巡司河拓寬至四五十米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