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湖北宜昌一公司針對老年人進行投資宣傳,以參加宣傳會、發(fā)放免費獎品為噱頭,吸引老年人參與公司所謂的“實體”投資,許諾高額回報。
【解說】8月11日,宜昌市西陵區(qū)公安分局召開退贓大會,宣告該案已成功告破,全部贓款已被追回,警方現場退還77名受害人共計265萬現金。
【解說】今年3月下旬,宜昌市西陵區(qū)公安分局一位民警在轄區(qū)一菜場附近收到一張宜昌金寶行投資理財信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昌金寶行公司”)的廣告單,廣告單上的內容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嫌疑。
【同期】(宜昌市西陵區(qū)公安分局刑警大隊經偵中隊民警 胡南)
(廣告單稱)利息很高,投資回報很穩(wěn)定,利息要比銀行的利息要高一些,一個月的利息是一分五到一分八不等,你投資的本金越高它的利息也越高,然后期限(是)三個月到六個月,到一年也不等。
【解說】隨后,警方聯合工商部門組成聯合執(zhí)法組,對宜昌金寶行公司進行了檢查,發(fā)現該公司內部存放了大量投資理財宣傳單、空白的出借居間借款合同、借款憑證和出借人到期還本付息人員名單。
【解說】經過深入調查,警方查明:2015年1月,宜昌浩為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昌浩為公司”)法人向某和授意其侄子彭某剛為法人成立宜昌金寶行公司,同時將宜昌浩為公司法人變更為其侄女彭某麗,并以宜昌浩為公司需要資金為由,委托宜昌金寶行公司對外融資500萬元。
【解說】宜昌金寶行公司在沒有獲得經營金融業(yè)務資格的情況下,通過印制宣傳單在街上進行發(fā)放,以每月支付高額利息、投資時間到期返還本金為誘餌,與人簽訂居間服務合同,簽約人數達77人,吸收存款260余萬元。
【同期】(宜昌市西陵區(qū)公安分局刑警大隊經偵中隊民警 胡南)
它(非法集資公司)發(fā)放的對象,一般都是社會上不特定的對象,主要是針對老年人,一般老年人可能這方面的法律知識有些欠缺,再就是被這些高息所誘惑,還有有時候這些公司還會給這些老年人發(fā)些食物(或)產品,米啊油啊,或者帶他們免費旅游,給他們一些誘惑。
【同期】(受害人 張先生)
他(嫌疑人)說我們這不是存款,說我們這是屬于投資理財,你不能說是存款,我心想看著還是覺得可以。
【解說】4月2日,民警發(fā)現有多名老年人進出該公司,于是抓住時機,迅速沖進該辦公場所,控制住屋內人員,當場抓獲彭某剛等3名犯罪嫌疑人。
【同期】(宜昌市西陵區(qū)公安分局刑警大隊經偵中隊民警 胡南)
這種非法集資的公司,它首先是沒有經過國家金融部門或者是銀監(jiān)部門的許可的,所以說他們沒有息存的主體資格,它是非法的一個公司。
【解說】據了解,77名受害人中最小的60歲,最大的80多歲,單人被騙金額最多達40余萬元。事后,警方封存了涉案公司所有賬目、電腦等證據和工具,通過快速凍結涉案資金、規(guī)勸嫌疑人主動繳納涉案款項的方式,追回了全部贓款265萬元。
【同期】(受害人 友先生)
(被騙的)錢才一萬塊,但對于我們這個企業(yè)退休人員來說,還是個不小的數字,現在(錢)退回來了,是警方對我們人民群眾負責,給我們挽回了這個很可能就會失去的損失。
【解說】目前,犯罪嫌疑人向某和、彭某剛、彭某麗等3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