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農歷甲辰龍年。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智慧、力量和好運的寓意。2月3日,正值南方小年之際,為深入挖掘傳統(tǒng)文化內涵,傳承“龍”文化精神,喜迎龍年新春佳節(jié),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特邀非遺傳人和小朋友們一起舉辦了“龍行龘龘(dá),前程朤朤(lǎng)——八辦和你一起過小年”的文化活動。通過聽、看、做等方式,全方位感受非遺之美,深度體驗傳統(tǒng)文化魅力。

  活動現(xiàn)場,江岸區(qū)非遺傳承人張亮老師通過向小朋友講述“龍紋磚”的故事以及展示清水濕墨傳拓技藝,讓小朋友們領略到了“清水濕墨傳拓技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魅力。拓印在中國是一項有著上千年傳承歷史的民族技藝,拓印術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清水濕墨傳拓技藝”是在歷代傳統(tǒng)平面?zhèn)魍氐幕A上,融合各地風格,經(jīng)過大量的實踐,逐漸衍生出的一種技法獨特的傳拓技藝。

  從清水濕墨傳拓的作品賞析,到使用的工具,再到清掃拓板、裁剪拓等紙制作工序,張亮老師一步步耐心講解,并指導小朋友自己動手制作。測量、裁剪、整理、上紙、上墨、揭取,一套完整流程下來,不一會兒,小朋友們親手制作的一幅精美的龍紋磚拓印作品就“新鮮出爐”了。看著自己DIY的傳拓作品,小朋友們別提多開心了。

  活動現(xiàn)場,紀念館社教老師楊宇晨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關于龍文化的公開課。她從龍的起源、“龍”字的演變,以及與“龍”有關的出土文物等方面為大家介紹源遠流長的“龍”文化。并引導大家說出自己知道的關于“龍”的成語故事,小朋友們爭先恐后,踴躍搶答,氣氛十分活躍。

  通過向小朋友們介紹“龍”文化相關知識以及動手體驗清水濕墨傳拓非遺技藝,小朋友們深度體驗到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沉浸式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激發(fā)了愛我中華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結束后,小朋友們開心地舉著自己動手制作的龍紋磚拓印作品合影留念,紛紛表示“不虛此行”,不僅體會到了濃濃的年味兒,也感受到了非遺的魅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有起點,創(chuàng)新無止境。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將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持續(xù)擦亮紅色文化品牌,進一步加強紅色文化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融通浸潤,舉辦更多有溫度、有內涵、有影響的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