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84歲高齡的袁金陵老人很是犯難。原來,在2016年春節(jié),老人突然收到一筆2000元的匯款,這筆錢的匯款人叫羅登華,如今身在武漢。64年前,羅登華向當時在共青團工作的“袁大姐”借了5塊錢,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件事早已淡出了袁金陵的記憶,而羅登華卻一直銘記于心。袁金陵想將這筆錢還給羅登華,可對方執(zhí)意不接收。作為羅登華的老同學,一直在他和袁大姐之間牽線搭橋的彭之松昨日來到本報編輯部,替袁大姐表露心愿。
見他生活困難
她掏出5元錢資助
袁金陵本是武漢人,上個世紀50年代,畢業(yè)分配來到宜昌,在市共青團擔任青少部負責人,因為經(jīng)常到各中小學主持建團建隊工作,為人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為當時的很多學生所熟知,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袁大姐”。
羅登華,來自當陽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通過刻苦努力,考入當時的宜昌市省宜初中(現(xiàn)宜昌市三中)。因為品學兼優(yōu),在1952年羅登華作為骨干被抽調(diào)參加省里的活動?!盎顒咏Y(jié)束后,我回到了宜昌,因為離家太久,特別想回當陽老家看看,可當時手頭又沒錢,于是找到了袁大姐,她很爽快就掏了5塊錢給我當路費和生活費?!比缃褚惨训诫q笾甑牧_登華在電話中回憶說,對于當年的他來說,5塊錢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澳菚r一個雞蛋、一根油條都只要2分錢,5塊錢都夠我一個月的生活費了?!?/p>
因為家庭著實困難,羅登華也沒能及時還上這5塊錢。后來,羅登華初中畢業(yè)考上了宜昌師范學校,而學校在西壩,一條三江與城區(qū)相隔,能見到袁大姐的機會就更少了。時光流逝,羅登華也先后輾轉(zhuǎn)多地工作,最終定居武漢,隨之也慢慢失去了袁大姐的消息。
64年后
受助者還2千元謝恩
退休后的羅登華兒孫滿堂,生活幸福美滿,但他時常想起60多年前袁大姐借給他的5塊錢,心中既覺感恩又懷不安。為此,他想方設法委托在宜昌的老同學幫忙打聽袁大姐的下落,直到2015年才弄清了袁大姐的家庭住址和電話。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羅登華的同學,彭之松也沒少奔走幫忙?!斑@么多年過去了,其實我們都和袁大姐失去了聯(lián)系,我們也是通過很多渠道才找到她?!迸碇烧f。
時代變遷,5塊錢早已超出了當時的價值,羅登華決定寄還給袁大姐2000元?!敖衲甏汗?jié),我兒子突然拿給我2000塊錢,說是我以前的一個學生曾經(jīng)找我借了5塊錢,現(xiàn)在寄給我2000塊錢作為酬謝?!痹鹆昊貞浀溃@讓她頗感意外。曾在團市委工作多年的袁金陵,接觸過的青少年學生成千上萬,被她幫助過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哪里還記得這5塊錢的事呢?羅登華是誰?這個人是否真的找她借過錢?“我想了好久,實在是沒有一點印象了?!?/p>
助人不圖回報
婆婆欲將錢捐出幫他人
最近,84歲高齡的袁金陵因為多種疾病住進了醫(yī)院,盡管身體的病癥經(jīng)過治療后有了好轉(zhuǎn),可2000塊錢的心病卻一直好不了。袁金陵說,自從羅登華寄給她2000塊錢以后,她就堅持不要這筆錢,可退回去吧,沒有準確地址,通電話吧,對方總是客氣一番,安慰幾句就掛了電話。
“我還請在武漢的親戚打聽他住的地方,也沒有結(jié)果。可我怎么能收他的錢呢!”昨日,袁金陵向記者坦言,當年在共青團工作的她幫過不少學生?!敖鼛啄暧胁簧賹W生回來看我,其中有一位已經(jīng)是陜西一家醫(yī)院的院長,就因當年在她生病的時候我把她送到了醫(yī)院。”盡管被人感恩和惦記,心里也覺得很安慰。然而對于曾經(jīng)給予青年學生的幫助,在袁金陵看來都是應該的,并沒有當回事。
如何才能去除心?。繜o奈之下,病床上的袁金陵通過電話邀請了一些曾經(jīng)的同事、學生朋友來病床前商議,彭之松也被邀請前去。“我們大家商量之后,最終決定將這筆錢捐出去,發(fā)揚它最初的意義,幫助那些有需要、有困難的人?!迸碇上蛴浾哒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