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姚傳龍 實習生張惠芳)從8月8日起,家住洪山區(qū)的陳虹(化名)就搬到漢口兒子家里住。“我被別人騙走12萬元,兒子擔心我想不開,就讓我搬過去跟他們一起住?!?/p>

  65歲的陳虹退休前在一家工廠做出納,這些年攢下12萬元。出于資金安全的考慮,她特意將錢分別存在9張銀行卡里。8月8日中午12點,陳虹獨自在家吃飯,手機突然收到一條短信,提醒她醫(yī)保資格被取消,短信結(jié)尾還附了一個查詢電話。陳虹迅速撥通了那個查詢電話,對方告訴她,她的個人信息被泄露,有人以她的身份在一家銀行辦了一張銀行卡,并在珠寶店消費了6萬元。對方在掛斷電話前“好心”提議陳虹報警,還給了她“武漢市公安局”的“報警電話”。

  情急之下陳虹連忙撥通了所謂的報警電話,電話那頭的人自稱是警察。他告訴陳虹的確有人冒用她的身份辦卡消費,如不及時解決,不僅6萬塊錢該她還,她還要連帶負刑事責任。最后他給了陳虹“北京信用卡反詐騙中心”的電話。陳虹打過去,電話那頭的“工作人員”告訴她必須把她所有銀行卡加密,但加密需要按照指示到銀行ATM機上操作。對方還提醒陳虹不要跟任何人說,特別是銀行的工作人員和保安。

  “當時想也沒想,就打車直奔白沙洲大道烽火村工商銀行的ATM機?!焙芸煲粋€廣東口音的年輕女人打電話過來,指示我一步步怎么操作。按照她的指示,ATM機顯示屏上的字都變成了英語?!拔腋究床欢谧鍪裁?,但她沒問我卡里有多少錢,也沒要我的密碼,我并沒有懷疑。”陳虹回憶,12萬元自己先轉(zhuǎn)了9次,之后因為機器報警換過一次ATM機。最后10400元是陳虹打車去水果湖郵政銀行取現(xiàn),再存入工商銀行匯走的。

  事后,陳虹坐1路電車準備回家,她突然想問問資金的流向,于是撥打年輕女人的電話,但對方已經(jīng)關機。之前的“信用卡反詐騙中心”和“警察”也失聯(lián)了,只有那個發(fā)來短信的號碼能打通但無人接聽。意識到情況不對,陳虹立即下車到附近的銀行去查看,發(fā)現(xiàn)9張卡里面的錢全部被轉(zhuǎn)走。

  陳虹這時才恍然大悟,自己上了當。當天下午4點,她來到洪山區(qū)張家灣派出所報案,警察認定這是一起金融卡詐騙案。

  “當時真是鬼迷心竅了,我一輩子的心血就這么沒了”,昨天上午,陳虹致電武漢晚報新聞110,希望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提醒廣大市民提高警惕,防范此類詐騙手段。

  目前,該案件警方正在調(diào)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