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師者|武漢教師王海燕無償補課15年,賣頭發(fā)資助患病學生

  澎湃新聞記者 李思文 實習生 李珮雯

  開學前一周,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園林園藝學院實驗員王海燕已經(jīng)準備好書籍和習題,打算送給即將入學的大一藏族新生,“利用課余時間來帶領(lǐng)他們學習”。這是王海燕每年暑期開學的必備“禮物”,與禮物相伴的還有她利用課余時間給學生提供的無償輔導。

  從2004年留校開始,王海燕常常利用課余時間和假期給學生無償補課,免費輔導學生上萬次。她自己住在26平方米的公寓里,一部手機用了4年,一部二手自行車騎了10年,卻常常資助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在學生急需用錢的時候,她甚至收過廢品,賣過頭發(fā)……

  今年4月,為了弘揚王海燕助人為樂的精神,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專門設(shè)立了“海燕助(獎)學金”,獎勵和幫助家庭困難學生以及少數(shù)民族學生。

王海燕給藏族學生補課 本文圖均為 受訪者供圖王海燕給藏族學生補課 本文圖均為 受訪者供圖

  打工賺學費

  王海燕出生于山東沂蒙一個貧困山村,父親是大山里的鄉(xiāng)村教師,工資微薄,母親是一個常年與土地打交道的農(nóng)村婦女。作為家中老大,王海燕還有兩個弟弟妹妹。

  1999年,王海燕考上臨沂師范學院(現(xiàn)臨沂大學)外語專業(yè),她想像父親一樣畢業(yè)后從事教師工作?!暗敃r家里條件很差,只有我爸爸有工資,下面還有弟弟妹妹正在讀書,出不起上大學的學費了。我是老大,就決定先不上了?!痹诟呖己竽莻€暑假,王海燕背著行李只身去了北京打工。

  談起打工一年里的經(jīng)歷,王海燕掰著手指頭數(shù):當過保姆、在酒店洗衣房里做過洗衣工、當過臨時老師……在打工之余,為了多賺些錢,王海燕還給富裕家庭的孩子做家教。

  “當時給他們補習了小半年,家長覺得我比較能干,給工資時經(jīng)常會多給一點?!币驗榻痰煤?,學生家長曾多次勸王海燕不要再讀書,留下一直做家教,但想了再想,王海燕決定繼續(xù)讀書,“我還是懷揣著大學夢吧,總覺得沒有知識會是人生的一個遺憾”。

  這一個想法,也是受到了父親影響。王海燕告訴澎湃新聞,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農(nóng)村地區(qū),一些貧困家庭為了讓孩子早點回家務(wù)農(nóng)賺錢,常常上完初中就不許孩子繼續(xù)讀。為此,王海燕的父親不僅常常前往學生家中勸說,還從自己微薄的工資里掏錢資助學生讀書,為的便是圓學生一個“大學夢”。

  在打工的一年里,王海燕省吃儉用存下了6000塊錢,算著可以支撐自己一年的學費了,2000年6月,王海燕再次走進了高考考場,這一年,她考進了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園林園藝專業(yè)。

王海燕給藏族學生過生日王海燕給藏族學生過生日

  無償補課15年

  2004年,王海燕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留校,成為了學院的助理實驗員,負責教授設(shè)施園藝實踐課和病蟲害實踐課。因為和學生們年齡相仿,王海燕很快就和學生們相處成好友。

  在讀大學時,王海燕學習刻苦、理解能力強,常常有同學過來請教她問題。畢業(yè)后,看到有些學生英語不太好,總過不了四六級,王海燕就開始趁著晚上、周末時間,給學生們無償補習英語。

  慢慢的,開始有學生來請教她專業(yè)課問題,王海燕就不余遺力地給學生補課。從英語發(fā)展到專業(yè)課,后來又發(fā)展到公務(wù)員課程——學生們想考公務(wù)員,總是要找王海燕來培訓一下。只要學生有需要,王海燕就抽時間來給他們輔導。

  平時監(jiān)考時,她發(fā)現(xiàn)常常有學生因掛科而苦惱,便開始特別關(guān)注起這些學生,無論有沒有帶這個學生的課,王海燕都會主動去要聯(lián)系方式,把他們叫來實驗室補習?!耙驗槲乙彩菑倪@個學校、這個專業(yè)畢業(yè)的,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哪個地方比較薄弱,就重點補這些地方?!庇衅渌膶W生聽到了消息,也會主動聯(lián)系王海燕,希望可以過去一起補課。

  “并不是其他老師上課不好,而是有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聽一遍可能記不住,我在給他們補課的時候,就要像小和尚念經(jīng)似的,三番五次的講同一個重點,再不停地提問知識點相關(guān)內(nèi)容,他們就能記得比較牢靠?!?在給學生們補課的過程中,王海燕也逐漸摸索出了門道。隨著補課學生成績的提升,來找王海燕補課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以往王海燕堅持每個工作日晚上給學生補課2小時,每周末補課半天,地點多是在學院實驗室。但自從找她補課的學生增多,王海燕開始輪流到各個班級,利用早自習、晚自習、周末點名的時間來給學生補課。

  從2004年開始,王海燕給學生無償補課,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15年下來,王海燕從沒統(tǒng)計過自己給多少學生補過課,但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我們學院每個年級幾乎每一個學生,我都幫他們或多或少地補過課。”

  收廢品、賣頭發(fā)幫助貧困學生

  在學校里,許多學生都知道一句話:“王老師對自己一毛不拔,對學生毫不吝嗇?!?/p>

  在今年3月前,王海燕已經(jīng)在26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居住了十幾年,手機仍是四年前充話費送的舊機,而每天陪伴她上下班的二手自行車也已經(jīng)用了10多年,騎起來總是吱呀吱呀地響。

  但如果學生有經(jīng)濟困難需要王海燕幫忙,她總是會傾囊相助,多的時候曾一次性資助一名學生6000元。平時,為了讓貧困學生生活得舒心些,王海燕隔三差五就請學生們“吃好吃的”,或是以各種名義“獎勵”貧困學生“獎學金”。有急事找她借錢的學生,也總是有求必應(yīng),不論學生是否有能力償還。

  有一年寒假放假前,幾名藏族學生找到了王海燕,說買不起回家的車票。王海燕得知后,開始為這些孩子四處想辦法?!爱敃r工資只是剛剛能維持住生活,只能想其他辦法?!焙髞砜吹劫u廢品掙錢比較快,王海燕就發(fā)動起班里的學生一起撿廢品,“每個班賣的錢就用來支援班里的困難學生”。

  教師們得知王海燕在收廢品,便把家里的廢紙箱、廢報紙、塑料瓶收集好送給她,有的同事還會把油桶用繩子穿成一長串,等著他們來搬。王海燕說:“當時我們把廢品都放在教學樓的一個空房間里,攢夠一波就一起賣掉?!?/p>

  幾天下來,終于把學生送上了回家的火車。但解決了學生們的問題后,王海燕仍堅持空閑時間撿廢品,換來錢還用在獎勵貧困學生上。

  王海燕為學生們做的,遠不止這些。早些年,王海燕有著一頭及膝秀發(fā),自從1999年當保姆時剪過短發(fā),一直都未曾剪過。但有一年,一名藏族貧困學生因患纖維瘤入院治療,急需醫(yī)藥費。彼時,王海燕的父親和弟弟也都患病入院,她剛剛寄回一大筆錢。但看到學生的樣子,王海燕心急如焚,在想過多種辦法后,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一頭長發(fā),當即聯(lián)系了收購頭發(fā)的小販,一剪刀剪成了齊耳短發(fā),給學生換來了400塊錢。

  王海燕自己的東西總是用了再用,補了再補,但對待學生很大方。作為一個曾經(jīng)上不起學的窮孩子,王海燕自己打工賺學費時吃過不少苦頭,她很能理解貧困學生的難處,“其實我?guī)蛯W生幾百塊錢,對他們也產(chǎn)生不了多大影響,不能馬上改變他們的命運,但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溫暖,激發(fā)起向上的決心和信心,能讓他們面對困難迅速調(diào)整心態(tài),走出困境?!?/p>

  許多受過王海燕幫助的學生每年寒暑假都會給王海燕帶各種各樣“禮物”,有家里散養(yǎng)的土雞、自家種的橙子……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學生直接從家里帶來的一大箱土雞蛋,有幾百個,把我嚇一跳,我想那一大箱土雞蛋得攢多久呀!”王海燕說。

  今年3月,王海燕獲得了武漢生物工程學院“三全育人”獎項。此外,為了弘揚王海燕助人為樂的精神,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專門設(shè)立了“海燕助(獎)學金”,用于獎勵和資助少數(shù)民族學生。

  校團委副書記駱群曙也畢業(yè)于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對于王海燕的事跡他早有耳聞,“撿垃圾、剪頭發(fā)這些事我們都知道,覺得很感動,也激勵了學校的其他教師?!彼嬖V澎湃新聞,“海燕助(獎)學金”是學校首次以教職工名字來命名的獎學金。

  此外,學校得知王海燕仍住在26平方米的小房中,便獎勵了王海燕一套110多平米的兩室兩廳房。王海燕知道后很開心,她告訴澎湃新聞:“房子大一點,我就可以叫學生們來家里吃飯了,我親自給他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