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量子通信、大飛機等重大創(chuàng)新成果不斷涌現?!苯衲暾ぷ鲌蟾嬖诳偨Y過去五年的成績時,提到四項重大創(chuàng)新成果?!按箫w機”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讓AG600總設計師單位——位于湖北荊門的航空工業(yè)特飛所/通飛研究院格外振奮?!皟蓵睍鰞韧?,圍繞大飛機和通航產業(yè),進展和機遇也成為兩大關注點。

  在中國航空界,國產客機C919、水陸兩棲飛機AG600、大型運輸機運-20被稱為大飛機“三劍客”。今年1月24日,國產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珠海完成了第二次機場試飛,但陸上試飛,只是“雙棲”的第一步。

  來自AG600總設計師單位——航空工業(yè)特飛所/通飛研究院的全國人大代表張金華介紹,AG600的“水上首秀”有望今年四季度在荊門漳河水庫實現 。為確保大飛機從珠海到荊門順利著陸,然后涉水上天,荊門方面經過前期籌備,目前已具備基本的跑道條件。

  全國人大代表、荊門市長孫兵:

  我們現在陸地上有兩條跑道,還有漳河水庫上有一條水上跑道,應該說起降營運具備一定基礎條件。

全國人大代表、荊門市長孫兵全國人大代表、荊門市長孫兵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的成績時專門提到了大飛機,“兩會”會場之外的荊門,航空工業(yè)特飛所/通飛研究院副院所長廖圣智仔細研讀報告,深感責任重大。廖圣智介紹,與大飛機的另外“兩兄弟”不同,AG600是世界上在研的最大水陸兩棲飛機,其水上首飛的意義也格外不同。

  航空工業(yè)特飛所/通飛研究院副院所長廖圣智 :

  從設計難度來講它更難一點,同時我們國家對水陸兩棲飛機的設計經驗、設計隊伍也少一些,這樣就顯得它的意義更重大。因為解決從1到N的問題,是復制,但是解決從0到1的問題就是更多的創(chuàng)新,更多的艱難,更多的挑戰(zhàn)。

航空工業(yè)特飛所/通飛研究院副院所長廖圣智航空工業(yè)特飛所/通飛研究院副院所長廖圣智

  民航領域有一句話,叫作“民機發(fā)展,適航先行” 。盡管鯤龍AG600今年就要迎來水上首飛,但進入市場之前,還要經過安全性等方面的試航審定。目前,適航能力仍是我國邁向民航強國亟待補齊的短板,AG600的適航取證就遇到了諸多難題。對此,張金華代表提出建議:

  適航資源力量不足,本身研制通用飛機適航這方面沒有太多的經驗,所以建議優(yōu)化程序,加強適航隊伍的建設,提高適航效率。

  另外,結合荊門目前已有的產業(yè)基礎,張金華代表建議,在荊門建立國家應急救援中心 。

  張金華代表:

  荊門有水庫,有605所研究的一些設備,包括飛艇和一些通航的飛機,所以建議在荊門建一個中心,主要功能是做一個培訓基地,第二個作為應急救援裝備的倉庫。

  一架AG600的起飛,帶領的是一個航空工業(yè)集群的崛起。圍繞大飛機的協(xié)作體系以及整個通用航空產業(yè)鏈,作為全國五大航空產業(yè)基地之一的荊門 也正在積極布局,搶抓通航風口。全國人大代表、荊門市長孫兵此次兩會帶來的一項建議,就是加快通用航空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