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北省委、省政府公布了全省2016年縣域經濟工作考核結果,對20個縣域經濟工作成績突出的縣(市、區(qū))予以通報。

  2016年度全省縣域經濟工作成績突出單位名單

  第一類縣(市、區(qū)):武漢市江夏區(qū)、大冶市、宜昌市夷陵區(qū)、襄陽市襄州區(qū)、仙桃市、枝江市、荊門市東寶區(qū)、漢川市

  第二類縣(市、區(qū)):宜都市、鐘祥市、棗陽市、老河口市、 京山縣、宜城市、谷城縣

  第三類縣(市、區(qū)):恩施市、遠安縣、南漳縣、丹江口市、??悼h

  湖北縣域經濟占全省GDP六成

  80個縣(市、區(qū))分三類考核

  2016年,湖北縣域生產總值達19540億元,同比增長8.4%,占全省比重升至60.5%。全省24個縣市區(qū)GDP超過300億元,比上年增加4個。其中,江夏、仙桃、潛江、黃陂、新洲、襄州、大冶、宜都、棗陽、夷陵10個市、區(qū)GDP跨入500億元大關,比上年增加1個。

  但對于縣域經濟工作的考核并不只看GDP,根據(jù)2016年湖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lián)合印發(fā)的《關于完善縣域經濟工作考核的意見》,湖北將24個縣級市、39個縣、17個參照縣級管理的區(qū),共計80個單位納入縣域經濟工作考核范圍。這80個單位又分成三類進行考核。

圖據(jù)荊門晚報圖據(jù)荊門晚報

  第一類縣(市、區(qū))22個,即國家和省重點開發(fā)區(qū)域所在的21個縣(市、區(qū))以及宜昌市夷陵區(qū)。第一類縣(市、區(qū))考核指標為其中36項,縣域經濟工作成績突出單位為考核前8名單位(包括武漢市參照縣市管理的區(qū)1名、省直管市1名),進位顯著單位為考核進位第1名單位。

  第二類縣(市、區(qū))27個,即限制開發(fā)區(qū)域的國家農產品主產區(qū)所在縣(市、區(qū))。第二類縣(市、區(qū))考核指標為其中35項,縣域經濟工作成績突出單位為考核前7名單位,進位顯著單位為考核進位前2名單位。

  第三類縣(市、區(qū))31個,即限制開發(fā)區(qū)域的國家和重點生態(tài)功能區(qū)所在的28個縣(市、區(qū))以及恩施市、遠安縣和鄂州市梁子湖區(qū)。第三類縣(市、區(qū))考核指標為其中35項,縣域經濟工作成績突出單位為考核前5名單位,進位顯著單位為考核進位前2名單位。

  《通報》鼓勵受通報的單位發(fā)揚成績,再接再厲,立足新起點,爭創(chuàng)新業(yè)績,在全省縣域經濟發(fā)展中更好地發(fā)揮典型示范作用。根據(jù)規(guī)定,上述受通報的單位將得到一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