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云報道 一次偶然,鄂州33歲的白領(lǐng)小伙楊先生在2010年8月24日加入中華骨髓庫入庫成為造血干細胞捐贈的志愿者。2016年11月,他被通知與一個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配型完全相合。他絲毫未猶豫,于3月14日在武漢同濟醫(yī)院毅然捐獻出造血干細。
2017年3月14日上午,記者在武漢同濟醫(yī)院血液科見到楊先生時,他正在采集造血干細胞,“我希望3月15號捐獻完造血干細胞,我想盡快上班。”楊先生雖然個子不高,嘴角常掛著微笑,與人初見時便展現(xiàn)出陽光正能量的一面。
楊先生是湖北2017年第1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他的HLA(人類白細胞組織相容性抗原)與受捐者配型十點全相合,這意味著受捐者的移植存活率大大提高了?!斑@真是一種緣分?!睏钕壬f。
2016年11月10日,楊先生接到湖北省紅十字會骨髓庫打來的電話,說有需要造血干細胞移植的病人和他初配吻合,“我忘了是哪一年入的中華骨髓庫?!彼挥浀枚嗄昵敖邮荏H友建議,到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固定采集點采集了10毫升的血液。中華骨髓庫的資料顯示,他成為志愿者的時間是2010年8月24日。

若說被通知初配成功后,楊先生有點“蒙”,那抽完高分辨檢測的血樣后,楊先生便開始興奮了,“想到能救人,我很激動?!?/p>
公益科普人:寫文章記錄經(jīng)歷,捐髓簡單且無害
楊先生是個低調(diào)的人,捐獻前期的事情,身邊的朋友、同事知道的并不多。等他入院捐獻的消息傳開時,朋友圈炸開了鍋。進出醫(yī)院問候的人絡(luò)繹不絕,一開始,他在社交軟件上分享自己的狀態(tài)和心情,以免大家擔(dān)心。但他逐漸發(fā)現(xiàn),不少人向他投來異樣的眼光,“有人說我很偉大,對身體有損傷的事情也愿意做,這其實是個誤區(qū)?!睏钕壬f,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絕無損害。于是,他便開始在社交軟件上科普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guān)知識。
“很多人不知道,造血干細胞的采集早已過了抽取骨髓的階段,如今更像是一次持續(xù)時間較長的獻血?!睏钕壬鷮懙溃骸熬柙煅杉毎枰⑸鋭訂T劑,是為了讓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細胞更密集。注射后身體酸痛是有效果的表現(xiàn)。捐獻結(jié)束后一到兩周,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fù)到原來水平?!?/p>
楊先生向記者透露,其實注射動員劑雖有不適,卻沒有那么痛苦,有意向入庫的志愿者不必因此而顧慮。
公益踐行人:捐獻無怨無悔,期待更多志愿者
2017年3月14日上午9時,在打過5針動員劑后,楊先生正式開始捐獻,身上的血液從胳膊沿著膠管流進造血干細胞分離設(shè)備,要采集200多毫升的造血干細胞,他全身的血液差不多要在體外循環(huán)兩遍,血液從一邊的胳膊流出,又流回另一邊的胳膊。
“210多毫升的造血干細胞采集了四個小時,一直進行到中午十二點半?!睏钕壬f,當(dāng)天下午,他的造血干細胞就飛往廣州,“外周造血干細胞可以在4℃保存72小時,要盡快把采集的造干細胞懸浮液送到受捐者進行移植手術(shù)的醫(yī)院?!?/p>
作為一名志愿者,楊先生自認責(zé)任重大,“愿我們身邊更多的18—45歲的朋友可以加入中華骨髓庫。”他說,湖北入庫的數(shù)量僅有八萬九千多個,全國也僅有230萬,“身邊的朋友通過關(guān)注我,已經(jīng)有兩三個去入庫了,希望這個數(shù)字越來越多?!?/p>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陽雨 通訊員 章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