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黃的油菜花在三月的春風里翩翩起舞,油菜花深處的杉樹林里,幾個中年人激動地比劃著。7日上午,在陽新縣城東新區(qū)勝利村一個不起眼的小山包里,一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打破了幾個世紀的沉寂。
永興吳姓子弟在這片名為老鸛嘴的樹林里,發(fā)現(xiàn)了有明代“后七子”之稱的吳國倫墳墓。一起被發(fā)現(xiàn)的還有吳國倫妻子陳氏、大哥吳國佐夫婦的合葬墓。所有的發(fā)現(xiàn)與《陽新文化簡史》等相關典籍的記載高度吻合。
“這可以說是陽新的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标栃驴h文物局局長柯忠難掩興奮。
長達九年的尋找
老家在陽新縣白沙鎮(zhèn)同斗村的吳遠國,多年前搬到陽新縣城居住。
這些年,經過一番打拼,吳遠國有了自己的事業(yè)。因為為人踏實,2008年,永興(陽新縣古代的叫法)吳氏宗親會在陽新縣城成立時,吳遠國被推選為副會長。
“國倫公(吳國倫)既是陽新歷史上的名人,也是我們吳氏家族的驕傲,既然族譜上有記載,我們這些人在有生之年應該把他的墓地找到?!碑敃r,吳氏宗親會會長吳風翔提議。
會長的提議立即得到吳遠國、吳作武、吳有社、吳美權、吳禮民等宗親會主要牽頭人的一致同意。
之后,上述這些吳氏子弟根據歷史文獻記載(葬于州城東北之陳埠老鸛嘴),在陽新城東一帶方圓十里位置四處尋找。
從那時起,只要有空,吳遠國等人就開著車子到城東新區(qū)一帶轉悠?!芭砩桔瘛倮?、綜合、雙港都去過,首先就是打聽這個老地名。”吳遠國說,因為文獻記載的都是老地名,經歷幾個朝代300多年后,許多地名都改變了叫法,尋找相當困難。
吳美權是最靠近文獻記載之地的一戶吳姓子弟,在彭山垴生活多年的他騎著自行車在陽新城東走村串巷,也沒找到老鸛嘴這個地方。
今年2月下旬的一天,吳美權在勝利村走訪時,聽到一位80多歲的老人說村東北處的移民新村口子有一個地方叫老鸛嘴,還有一個地方叫泥鰍嘴。
“那是過去的叫法,現(xiàn)在都叫移民新村。”老人說,他小時候,父輩們是這么叫的。
這個消息傳開后,吳風翔等人異常興奮。
為了證實地名,吳風翔和吳遠國等人來到這里走訪附近村民,最后在一片油菜地旁發(fā)現(xiàn)了一塊清朝時期的墓碑,上面標注這里就是老鸛嘴。
除了油菜地,四周都是農田,移民新村村口有一片七八畝面積的杉樹林。吳國倫的墳墓在哪呢?
3月2日上午,吳風翔等人鉆進茅草叢生的杉樹林,在樹林深處發(fā)現(xiàn)了一塊無字碑。緊接著,大伙又在無字碑旁十米處發(fā)現(xiàn)了“誥贈恭人吳室陳氏之墓”墳墓。這段標記與吳國倫妻子的文獻記載十分吻合。
更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在兩座墳墓后面,大家又發(fā)現(xiàn)了“吳國佐”(吳國倫的哥哥)的墳墓。
隨后,聞訊趕到的陽新文物局局長柯忠等人來到現(xiàn)場。在無字碑后墓葬發(fā)現(xiàn)了巨大的盜洞,附近處發(fā)現(xiàn)一些殘留的石雕,仍可見雕工十分精細。眾人對此深感遺憾。
明代“后七子”的風采
一座普通的墳墓竟何以驚動文物部門?還是讓大家先認識一下這位明代“后七子”。
根據政協(xié)陽新縣委員會編寫的《陽新文化簡史》資料記載,吳國倫(1524——1593),出生于興國州尊賢坊。
年少時,吳國倫沉迷于一種賭博游戲,流連市井。后來,妻子陳氏好言相勸:“以君之才,當不久下人,獨何不自愛而友非其人乎?”
妻子的話猶如醍醐灌頂,吳國倫燒掉賭博器物,開始和幾個志同道合之人埋頭讀書。26歲那年,吳國倫以湖北鄉(xiāng)試第一名的成績考中舉人。一年后,吳國倫中庚戌科三甲進士,賜同進士出身。
一開始,吳國倫被授予中書舍人,后擔任兵科給事中。當時,明朝為嚴嵩父子把控,“后七子”之一的梁有譽遭嚴嵩排擠出京后病逝。吳國倫與王世貞等人為梁有譽哭喪,不料因此得罪了嚴嵩。
之后,吳國倫被貶到江西做按察司知事。接著,吳國倫還做過南康府(今江西贛州西)推官,主管白鹿洞書院。1570年,在廣東高州,作為高州太守,吳國倫曾舉兵抵御倭寇騷亂。1574年,在50歲這年,吳國倫升任河南參政。
54歲那年,吳國倫罷官歸隱,潛心寫作,聲名遠播。
吳國倫一生著述有《藏甲巖稿》《甔甀洞稿》54卷、《陳張事略》《吳川樓集》《春秋世譜》《訓初小鑒》《川樓雜記》等。其著作多收入《明史》《四庫全書》等。
吳國倫不僅是一位文學家,還是一位學者和教育家。在主管白鹿洞書院期間,吳國倫引一幫學問之士四處講學。在廣東高州期間,吳國倫創(chuàng)建了“南岳書院”(今高州中學)。
吳國倫一生輕財好客,游歷廣泛。據說《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都是吳國倫的好朋友。廣東肇慶七星巖、江西南昌滕王閣、貴州赤水河、福州開元寺等名勝古跡處都留有吳國倫的詩作或題刻。
乾隆三十三年,清乾隆皇帝曾為《甔甀洞稿》題敘。
《陽新文化簡史》記載,吳國倫罷官還鄉(xiāng)后在興國州城北門外(今陽新城北)建了一個小園子,取名“北園”。之后,安貧樂道、會友講學,吳國倫的晚年生活就是在這里度過的。
文獻記載,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六月二十三日病逝,活了70歲,是“后七子”最長壽的一個。葬于州城東北之陳埠老鸛嘴。
考證后準備保護起來
吳國倫作為陽新歷史上“極富盛名”的文化名人,一直備受當?shù)匚幕缛耸客瞥?。曾經,為紀念吳國倫,陽新還設立了“吳國倫文學獎”,這也是陽新縣最高的文學獎項。
從3日的最初發(fā)現(xiàn)至今,陽新縣文物局局長柯忠等人十分激動。早在多年前,陽新縣委縣政府就有領導曾鼓勵民間尋找吳國倫墳墓一事。
“多年前,在浮屠鎮(zhèn)吳智村,吳國倫的爺爺墳墓被發(fā)現(xiàn),立碑的是吳國倫?!眳沁h國說,根據他們的族譜記載,吳國倫的曾祖搬到陽新富川街生活,其父親搬到縣城蟠螺山(桃花泉)一帶生活,吳國倫是吳姓第八十八代。
東楚晚報記者翻閱永興吳氏族譜,上面清楚記載,唐朝年間,從江蘇過來的吳氏第六十五代良材公任永興(今陽新)縣令,后在陽新落業(yè)。族譜記載吳國倫兄弟四人,他排行最小,在老鸛嘴發(fā)現(xiàn)的“國佐”是吳國倫的大哥。
“族譜有時候比一些歷史文獻更準確,因為它一直在更新?!睂τ跒楹芜x擇離陽新城區(qū)10里范圍尋找,吳遠國說,族譜上說吳國倫所葬的就是興國州城東10里陳埠老鸛嘴。
而眼下發(fā)現(xiàn)的吳國倫墓所在地距離陽新縣城也就是10里路地。“不僅方位相同,而且族譜上記著吳國倫的妻子陳氏也葬在老鸛嘴別處,大哥吳國佐和夫人葉氏也葬在這里?!标栃驴h文物局工作人員說,多方證據表明,這個無字碑下就是吳國倫的墳墓。
“那個年代一些有名望的人有不留碑文的習慣,比如陽新的陳獻甲墓(該墓以其歷史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碑也是無字碑。”吳作武告訴東楚晚報記者,不署名也許是擔心盜墓賊的破壞。
至于為何吳國倫的墳墓被遺忘,吳遠國等人也難以解釋?!翱赡苁悄甏眠h,有說法說吳國倫后人的一支遷往江西南昌。”吳遠國說,從吳國倫的哥哥墳墓立碑的年代(上面寫有道光年間)看,至少,在清朝道光年間,包括吳國倫的墳墓一直是有人看管祭掃的。
在勝利村,當?shù)厣狭四昙o的老人曾回憶,上世紀七十年代附近修水庫,村民把這塊雜樹林里的石條運走筑水庫了,后來有人在雜樹林種上杉樹,就是現(xiàn)在這片杉樹林。
“我們準備一步步來,再加以保護,畢竟,吳國倫的墓已經遭到破壞?!笨轮艺f,不僅對吳國倫本人,這個重大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陽新明代歷史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如果能夠保護起來,國倫公在天之靈算是無憾了?!眳沁h國滿心期待。
資料鏈接
明代后七子是指嘉靖、隆慶年間的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吳國倫和徐中行等人,受李夢陽、何景明等人的影響,繼續(xù)提倡復古,相互呼應,彼此標榜,聲勢更為浩大,世稱他們是后七子。后七子的基本文學主張同前七子一樣,強調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吳國倫關心國事,所作《庚戌秋日紀事》三首,沉痛的詩句流露著詩人對國事的焦慮和深刻的嘲諷?!赌呵锔袘选啡撞⒉皇菍ψ匀磺锞暗膫麘?,而是對民勞國艱的深切擔憂。詩中一方面描寫了“急難征兵遠,瘡痍轉餉頻”的慘景,另一方面揭露了“戚里紛絲竹,侯家盛綺羅”的豪華。兩相對照,詩人發(fā)出“時艱民力盡,世賞國恩多”的感喟。他的詠史詩,對“獨余肝膽壯東流”的宋末民族抗元英雄表達了景仰之情,同時也包含著對明王朝命運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