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容“紅頂”商人謀私

  一干部參與數(shù)家公司經營,或入股,或以親戚名義注冊,或以行業(yè)管理之名控制公司;

  一干部將家人辦的餐館,指定為單位接待或職工消費餐館,被戲稱為“機關第二食堂”……

  湖北省委第一巡視組對石首、公安、松滋巡視發(fā)現(xiàn):部分領導干部精明于私、熱衷于利,尋租斂財成了“紅頂”商人。

  “我們所說的‘紅頂’商人,是指頭頂黨員領導干部的紅帽,利用職務之便,干著以權謀私的事。”省委第一巡視組組長王樹華說,在反腐的高壓態(tài)勢下,一些黨員干部的逐利行為表面上有時收斂,實則轉入地下,“我們就是要將這些隱匿的蛀蟲都挖出來!”

  問題很快反饋。荊州市委馬上行動,相關縣市立即整改。公安縣日前已出臺最嚴“清商令”,打響整治領導干部參與經商辦企業(yè)“百日大會戰(zhàn)”。

  “此前,我們在巡視期間移交給相關縣市的干部問題線索,也得到了迅速的調查處理,有的已經啟動問責程序?!蓖鯓淙A說。其中包括公安縣交通局原黨委書記、局長蘇某。蘇某在任期間,違反紀律,個人多次大額借款或擔保貸款,供親戚朋友經商謀利,從未向組織報告,并且違反關于黨員領導干部不準經商辦企業(yè)的規(guī)定,與他人合伙經商成立與其管理行業(yè)相關聯(lián)的公司謀利。2015年6月23日,蘇某被撤銷黨內職務,并被免去行政職務,給予行政降級處分。

  全面整治“吃空餉”頑疾

  “吃空餉”問題,則是涉及面更廣的違規(guī)“土政策”。

  “我們這里有個干部,孩子大學還沒畢業(yè),卻在老家某單位拿了幾年工資……”省委第五巡視組在廣水市巡視期間,不少群眾舉報“吃空餉”問題。

  經核查,廣水“吃空餉”問題突出,有些黨員干部個人長期“吃空餉”或安排子女、親屬和關系戶“吃空餉”,有的占著編制外出經商,有些長期不上班,有些干部子女在上大學期間就占著編制領工資。

  “當?shù)攸h委政府也曾治理過,但沒能查徹底,因為一查就牽涉到不少干部領導,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省委第五巡視組組長孫永平說。

  2014年底廣水市法院因“吃空餉”超編問題被媒體曝光后,該市于去年1月啟動集中治理“吃空餉”。第五巡視組進駐廣水后,專門聽取了當?shù)刂卫怼俺钥震A”的專題匯報,并提出對涉及的黨員干部及家屬要從嚴從重查處,執(zhí)紀追責。

  在省委巡視組的督辦下,廣水市對已查實的“吃空餉”問題進行再次梳理和核查,著重對領導干部及其家屬“吃空餉”問題進行了嚴肅追責。例如,廣水市法院原副院長豐某、市廣電局局長李某的子女在讀書期間就占著編制領工資,豐某、李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市法院分管副院長易某被追究監(jiān)管責任,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截至2015年8月31日,廣水市“吃空餉”問題已全部進行整改,違紀資金已收繳國庫。(來源: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陳凌墨 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