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金濤正在調(diào)配藥水任金濤正在調(diào)配藥水

  她們每天的工作,就是以溫情和敬畏抵御逝去的冰冷,給生者心靈的告慰,給逝者畫上美麗的句號,她們就是沙市殯儀館的女入殮師,一群守望生命最后尊嚴的人。

  見到采訪對象任金濤時,她正和同事們在值班室嚴正以待,以便接到命令隨時收殮。得知記者采訪,一番自我介紹后,任金濤很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卻下意識地沒有和我們握手。

  今年已經(jīng)39歲的任金濤,進入民政系統(tǒng)從事入殮師這個職業(yè)才3年時間。時間雖不算長,但對這個行業(yè),她的內(nèi)心更融入了很深的感情。

  1.女承父業(yè),三年送別幾千逝者

  從小就在沙市殯儀館大院中長大的任金濤,有個雙胞胎姐姐。孩童時代,姐妹倆在同學和朋友眼中顯得很特別。這特別之處就在于“她們的爸爸是個拉死人的”,那時候經(jīng)常有人私下里這樣議論。

  對于當時還是七八歲的小女孩,任金濤和姐姐的自尊心難免不一次又一次的受傷害,小小年紀心里承受那種的打擊,這滋味可不好受。

  為此,這對小姐妹對于父親從事的職業(yè)有了絲許抱怨。慢慢地,姐妹倆不再愿意和別人講自己的家庭,尤其是父親的工作。后來,細心的父親也有所察覺。對于這對雙胞胎女兒,他更是疼愛有加。為此,父親從不在家里討論自己的工作,更不讓女兒看到自己工作場景。

  記得讀小學時,每天放學回家,父親還在火化間加班,任金濤和姐姐就經(jīng)常背著書包到火化間的一間空屋做作業(yè)。趁著做作業(yè),姐妹倆經(jīng)常從門縫里偷看父親在火化間工作的情景。

  “也許是年齡小好奇,那時候看燒死人并不覺得害怕!”任金濤告訴記者。

  姐妹倆漸漸長大后,慢慢能體會父親工作的不易。炎熱的夏天,火化間溫度高,又夾雜著尸體難聞的氣味,每次從門縫中看到父親汗流浹背的身影,姐妹倆總是相互對視。漸漸地,任金濤和姐姐不再抱怨父親的職業(yè)。

  1996年,剛畢業(yè)的任金濤遠嫁浙江,成為了一名年輕的全職太太,男方家庭條件比較優(yōu)越。這在父親看來,女兒任金濤算是找到了好歸宿。而任金濤的雙胞胎姐姐也在此時選擇了父親的路,成為了一名入殮師,并找了一個同為入殮師的丈夫。

  在外人看來,任金濤的婚姻比姐姐的要幸福多了??刹恍业氖?,這段幸福的婚姻只延續(xù)了14年。2010年,任金濤和丈夫離婚回到沙市老家。

  走出了離異的陰霾,任金濤開始振作并投入到新的工作當中。那年,沙市殯儀館招收遺體化妝整容師。受父親和姐姐、姐夫的影響,機械制圖專業(yè)的任金濤女承父業(yè),加入到了入殮師這個隊伍。那天是2010年的7月23日,任金濤還清楚滴記得。

  工作三年來,任金濤總共為超過3000名逝者服務。平均每天,她和同事們要為4具遺體整形、化妝,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服務10多位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