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不慎染毒5年 最美花季淪為惡夢

  采訪地點: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

  26歲的小薇是一位漂亮姑娘,可惜她已被毒癮折磨5年,身體顯得很瘦弱。

  2010年,剛從武漢某大學畢業(yè)的小薇沒有選擇回到鄂北老家,而是留在了武漢打工。因涉世不深,她不慎結(jié)交了社會上的不良青年,打工時遇到不順心的事,這些所謂的朋友就陪她“排解苦悶憂愁”。后來,她發(fā)現(xiàn)這些朋友都是“癮君子”。一次,在一個朋友家里,朋友當面吸毒并要求她一起吸,否則就是“不夠意思”。她為了“夠朋友”而答應了。這是她第一次吸食冰毒和麻果。

  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沒有錢吸了,她便三天兩頭回老家找父母要,湊齊毒資。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家人要錢,引起了父母的懷疑?!凹埥K究包不住火”,事情很快暴露了。父母幾乎崩潰,可又管不了她,只得任由她胡作非為。

  起初,她覺得“毒品只需要吸食一點,不吃不喝都能幾天幾夜玩電腦不睡覺。”漸漸地,毒品顯露了它猙獰的面目,她突然暴瘦,不吸食的時候還會全身酸痛,尤其是背部、脊柱。不僅如此,她開始產(chǎn)生幻覺,總感覺有人叫她,門外有人敲門,她內(nèi)心常常感到巨大的恐怖。她意識到,毒品不僅侵蝕了她的肉體,也開始破壞她的精神了。

  后來,她被送來強制戒毒。剛開始,與所有人一樣,對這里的一切百般抵觸。管教民警對她進行了心理輔導,慢慢地,她變得陽光起來。

  如今,小薇的夢想是戒毒后,出去找一份正當?shù)墓ぷ鳎瑘詻Q不再吸毒了?!安灰c社會上不好的人做朋友,特別是吸毒人群?!迸@句話,耗去了她5年最好的光陰。

  (注: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內(nèi)均采用化名)

  警示

  新型毒品更具成癮性

  極易導致行為失控、暴力犯罪

  去年5月20日,一男子沖進麻城五里墩小學,砍傷8名小學生;8月8日,一輛仙桃客車上,一名男乘客突然用水果刀架住司機脖子;今年4月28日,一男子駕車在漢十高速老河口段高速逆行釀禍,致3死1傷。

  這幾起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案件,肇禍者均曾吸食毒品,且都是新型合成毒品!“吸食新型合成毒品,極易導致精神失常、行為失控,加之青年人群情緒波動大,極易肇禍!”昨日,省禁毒辦副主任、公安廳禁毒總隊總隊長干永平說。

  所謂新型合成毒品,是相對鴉片、海洛因等傳統(tǒng)麻醉毒品而言,它是以化學合成為主的一類精神藥品,如冰毒、麻古、搖頭丸、K粉等,毒性強烈,會對大腦神經(jīng)細胞產(chǎn)生直接、不可逆的損害,嚴重的可產(chǎn)生腦出血和猝死。長期吸食新型毒品,易出現(xiàn)興奮、狂躁、抑郁、幻覺等精神病癥狀,引發(fā)行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和艾滋病傳播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警方表示,與吸食傳統(tǒng)毒品者一般是在吸食前為獲取毒資而實施殺人、搶劫、盜竊不同,吸食新型毒品者,一般都是在吸食后導致行為失控而實施暴力犯罪。再者就是為籌集毒資實施侵財犯罪,省內(nèi)個別地區(qū)60%以上的“兩搶一盜”案件均系涉毒人員所為。

  搖頭丸、K粉等毒品多流行于迪吧、KTV等,不少販毒者為其打上“不上癮、不傷身”的標簽,誘騙吸食以獲取暴利。事實上,同等劑量新型毒品的成癮性、毒性,較傳統(tǒng)毒品有過之而無不及。2012年以來,全省吸食新型合成毒品者年均增加逾萬人,以35歲以下青年居多,并在高文化、高收入群體中呈蔓延態(tài)勢。

  警方提示,一定不要被“不上癮”、“不傷身”的謠言所蠱惑,要堅決克服好奇、嘗鮮、逆反等心理,與各類毒品劃清界限。(記者 周呈思 通訊員 龔軒)

   支招

  ●遠離毒品,哪些場所不能去?

  一是KTV、迪吧等娛樂場所。二是吸毒朋友的家里。三是吸毒者提議“去開房”的賓館。四是吸毒者建議去的“空房子”及較為偏僻的地方。

  ●遠離毒品,哪些話不能聽?

  要識別以下“甜言蜜語”?!拔疫@里有一個很新奇的東西,你可能從來沒見過,你體驗一下,感覺會非常美妙?!薄皣L試了這個東西能忘記煩惱?!薄斑@個東西可以幫助你減肥。”“這個東西包治百病。” (記者 楊宏斌)

  查禁

  武漢警方銷毀毒品489公斤

  昨日,武漢警方集中銷毀近年繳獲的489公斤毒品,其中冰毒、麻果等苯丙胺類毒品占近八成。毒品清理、封存、包裝和銷毀過程,均在監(jiān)督下完成。9時許,共69箱毒品被陸續(xù)送進武鋼某車間鍋爐內(nèi),在1000多攝氏度高溫下瞬間氣化,不會污染環(huán)境。(記者楊然、通訊員馮威、李紅)

  武漢鐵警查獲毒品40公斤

  24日上午,武漢鐵路警方舉行毒品清點上交儀式,并由專人上交省公安廳集中銷毀。

  近年來,武鐵警方共查獲各類毒品近40公斤,查破毒品案件882起,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849名,多次收到國家禁毒委破案賀電。(記者周呈思、通訊員馮暢)

  十堰破獲毒品刑事案203起

  十堰警方昨日通報,去年以來該市共破獲毒品刑事案件203起,打擊處理182人,收繳各類毒品28公斤。同時,還查處各類涉毒行政案件745起,處罰851人,強制隔離戒毒90人次,繳獲制毒物品麻黃堿774公斤,鏟除罌粟55361株。(記者饒揚燦、通訊員孔令學、程賢文)

  黃岡警方破獲部督大案

  黃岡警方昨日宣布,經(jīng)過一年多的艱苦偵查,成功破獲公安部督辦的十大毒品目標案件,摧毀了一個縱橫粵贛湘鄂四省的特大制販毒團伙。

  2013年5月,英山縣公安局抓獲毒犯張某平,繳獲毒品冰毒20克。去年,警方調(diào)查獲悉:張某平的毒品來自方某某,背后有一個數(shù)十人的販毒團伙,核心人員潘某釗在廣東制毒,蘄春籍毒販陳某坤是毒品進入湖北的第一站。此后,警方在廣東、湖北兩地抓獲潘某釗等30名毒販,搗毀兩個非法加工冰毒工廠。(記者嚴運濤、通訊員黎陽、郭子華)

  分析

  “朋友”為什么要拉他們下水?

  以上5位戒毒學員在回憶染毒經(jīng)歷時,都反映是不良朋友拉自己下水。那么,這些“朋友”的動機什么?

  對此,國家禁毒委合成毒品防治專家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戒毒矯治研究會副會長王增珍分析,引誘健康人群吸毒的所謂“朋友”,按其動機可分為幾類:

  一是專職毒販為銷售毒品而引誘健康人吸毒,從中牟取暴利。

  二是老的吸毒者“以販養(yǎng)吸”。一些吸毒者耗盡錢財后,再無錢新購毒品,就盯上朋友,“發(fā)展”吸毒人群,從他們身上賺取毒資。

  三是有些人真的認為吸毒“很時髦”,自己吸,也拉朋友一塊吸。

  四是有些人拉官員“享受人生”,從而實現(xiàn)權(quán)毒交易,獲取個人利益。近來曝光的外地的“市長吸毒”案,就屬此類。

  王增珍說,通常以第二種、第三種情況居多。不管是哪種情況,健康人群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記者 楊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