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幅22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要繡多長時間?按常理,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按正常的作息時間起碼也要4到5年。然而,貴州省晴隆縣大廠鎮(zhèn)高嶺村高位截癱的男子左勇僅用了3年多時間就完成了這幅巨作。昨日,記者在曾都區(qū)愛心職業(yè)學校見到了這位異鄉(xiāng)殘疾男子的巨幅十字繡真品。
繡工精致 栩栩如生
3月2日,記者來到曾都區(qū)愛心職業(yè)培訓學校對左勇進行采訪,為了盡快一睹《清明上河圖》,校方將40多斤重、用80余種色線繡成的《清明上河圖》抬到室外,10個人將畫卷打開。
展開的畫卷上,翠綠色的植被、緩緩流淌的河水、小橋上形形色色的行人和商販,活靈活現(xiàn)的繁華市井,整幅畫表現(xiàn)出的唯美意境一一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精致的繡工,無可挑剔的針腳隱藏嫻熟的技法,記者深深感受到左勇為這幅《清明上河圖》所付出的心血。
“特別難繡的是虹橋,人物多,橋的立體感,各方面比哪一段都難繡,要一針一針地數(shù)著勾,勾這里就勾了好幾天?!闭劦嚼C這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的艱難,左勇說。
自己的作品獲得了大家的贊嘆,現(xiàn)在的左勇心里充滿著自豪和驕傲。但追溯起這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的因緣,還有一段辛酸的故事。
成功背后的辛酸史
1976年,左勇出生在貴州省晴隆縣大廠鎮(zhèn)高嶺村紫田組一個貧窮的家庭。家里弟兄5人,左勇排行老二,因為家里貧困,左勇高中一年級還未讀完就在家務(wù)農(nóng)。1999年,為了幫助家庭擺脫困境,左勇來到一個小煤窯做工,沒想到第二天悲劇就發(fā)生了。一塊煤石掉下來,砸中他的腰部,左勇當時就痛得昏了過去。等醒來時,醫(yī)生告訴他不幸的消息,胸十二腰一粉碎性骨折,高位截癱。
高位截癱!一聽到這個詞語,左勇仿佛感覺人生就在那一秒鐘全部消失。為了不拖累家人,左勇拒絕治療,拒絕進食,還服過毒,吃過農(nóng)藥,最后都被家人及時發(fā)現(xiàn)搶救過來。
就這樣,在父母和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左勇的情緒逐漸穩(wěn)定下來,在病床上安心休養(yǎng)。然而,不幸的事再次降臨這個家庭。
2006年,左勇的父親因積勞成疾,患病去世。父親的去世給左勇又一次沉重的打擊,但也讓左勇再次思考人生。父親臨終前叮囑他要堅強活下去的話仿佛一直在耳邊回響,左勇下定決心——活下去,承擔起家庭的責任,以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化色線為丹青 以繡針承藝術(shù)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鄰家有人在繡十字繡,用一根小小的繡花針,能繡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左勇對這個新生事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試試。
沒想到,就是這么一試,卻勾起了他對十字繡的熱愛甚至癡狂。十字繡讓他忘掉了一切煩惱,覺得自己也有發(fā)揮特長的舞臺,更是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在繡了一些小幅的十字繡后,左勇突然想到,自己雖是殘疾之軀,但也要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要繡就繡一幅大的,給自己人生留一份紀念。于是,左勇就請朋友在廠家訂購了一幅22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從那以后,就天天繡,每天要繡16個多小時。
由于身體不便,不能長久坐立,左勇只能躺在床上吃力地繡,繡的時間過長,他的眼睛經(jīng)常布滿血絲,手臂、脖頸疼痛難忍,臀部及腰下部多處長褥瘡,手指不知被繡針刺破多少回,繡針不知繡斷多少根,但左勇從未想過放棄。
左勇的弟弟左松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多次勸二哥注意休息。
在這兩三年當中,左勇每天繡這個《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天天從早上繡到晚上一點鐘,甚至三四點鐘?!敖衲瓿?,我看到他眼睛不行了,怕他把眼睛繡瞎了,對老年人及整個家庭都不好,特別擔心?!弊笏烧f。
身殘志堅,心有夢想。用左勇自己的話說,他繡這幅十字繡不是為了圖名圖利,他想自己的生命活得有價值,想把殘疾人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力量傳遞給社會,去激勵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去年臘月,左勇在網(wǎng)上看到一則消息,打聽到曾都區(qū)愛心職業(yè)培訓學校是全國唯一一所免費愛心培訓學校,心存感動,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他來到這里助教,教這里殘疾學員學習十字繡,并愿意把這幅用3年心血繡出的巨幅《清明上河圖》捐獻該校?!叭绻须S州愛心企業(yè)或個人獻愛心購買巨幅《清明上河圖》,得到的部分費用捐給學校,為學校買一輛校車?!弊笥抡f。
時光荏苒,高位截癱的殘疾青年左勇沒有在病床上浪費生命,他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完成了22米《清明上河圖》長卷,也描繪了自己絢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