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還是走
調(diào)查中,對于“近一年來,您身邊是否有離職的同事?”這一問題,12.83%的受訪公務員身邊沒有同事離職;72.73%的受訪公務員身邊有人離職,但是少數(shù)。
顯然,公務員實際真正離職的并不多。廣州的林棟(化名)還記得4年前快畢業(yè)時考公務員的場面:“幾乎可以用盛大來形容。班上八成同學傾巢而出,上一屆考上廈門海關(guān)的師兄還被請回來分享經(jīng)驗,師兄滿面紅光?!?/p>
但最終他沒有考上,后來進入了廣州一家國企下屬子公司,年薪10萬,公司還有宿舍住。
林棟的公務員之夢卻并未熄滅。兩年后,林棟再次走上考公務員之路,第一年失敗了,第二年他考上了廣州某稅務部門。
成為一名公務員后,林棟的月薪不到6000元,他與人合租一套房子,每月租金2000元,午餐由單位提供,每月在飲食上的花費約800元。
他的收入比在企業(yè)時少了將近一半。當《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詢問他是否想要再次回到企業(yè)時,他表示“不想再折騰了”。
林棟的回答與第一財經(jīng)的調(diào)查驚人相似,“不想折騰”,成為76%的受訪公務員選擇繼續(xù)干公務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是“家人不希望離職”。
當然,也有受訪者坦言:“不管你信不信,真想為人民服務、為國獻力”“想做點事”。
上述在工商系統(tǒng)工作的小張則表示,他最看重的是目前工作帶來的人脈,“可以接觸到各行各業(yè)的人,和企業(yè)、個體戶等交流較多?!?/p>
也有人還想“折騰”。在廣州某市直部門工作的何秦(化名),之前在老家貴州當公務員,然后考來廣州。他用“夾心層”來形容自己所在的公務員群體,“看起來風光,其實有時還不如農(nóng)民工兄弟。”
他并不打算一輩子做公務員,這是他父母那一輩的期待——希望兒子能夠穩(wěn)定,不用東奔西跑。但他卻有自己的想法:“我想什么都嘗試下,這里應該不會是我終老的地方?!?/p>
在接受調(diào)查的公務員中,也有人表示,想要離開是因為“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大量的無用功和人力浪費”“工作無意義和熱情,事業(yè)變成了職業(yè)”“少有成就感”。
收入究竟高還是低
僅僅以數(shù)字來比較各地公務員的收入情況并不科學。
房產(chǎn)對大多數(shù)公眾來說,幾乎是一生中最大的“消費品”,若以各地房價為對比坐標來看,濟寧市公務員的收入還算差強人意。比如,在濟寧市區(qū),房屋均價在每平方米6000元。上述李先生所在的縣城好的小區(qū)房價為每平方米3200左右,位置不好的僅每平方米2500元左右,基本為一個月的薪水就能買1平方米。
而在上海和廣州等地,上述公務員可能要不吃不喝幾個月才夠買上1平方米。
中國房地產(chǎn)指數(shù)系統(tǒng)百城價格指數(shù)報告顯示,2015年8月,上海新建住宅平均價格達到了每平方米35406元;廣州為每平方米17055元。
此外,老一輩公務員肩上的壓力輕很多,他們無需面對高昂的房價。
廣州市某市直機關(guān)處級干部告訴《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他當年分了一套兩室一廳80平方米的房產(chǎn)。他給本報記者看了其8月份的工資條,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工作性津貼、生活補貼等加起來應發(fā)合計11148元,扣除公積金1750元和所得稅后,加上補發(fā)的1020元工資,最后的實發(fā)工資為9590元。
另一名副處級干部章霖(化名)也認為自己很幸運,他踏上了分房的末班車。廣州市一級單位在1997年10月后就不再分福利房了。
他透露,他每月工資實發(fā)大概為7200元,加上公積金等,年薪約為14萬。
章霖說,14萬如果養(yǎng)一個三口之家在廣州還是會比較緊張,不過妻子還有一份收入,日子過得還算小康。
去企業(yè)會好一些嗎?章霖表示,去企業(yè)的待遇不能一概而論,得看是去什么企業(yè)。如果到國企,副處的收入應該至少翻一倍。去民企就很難說,民企得看個人價值來安排崗位,年薪百萬元都有可能,不到十萬元也有可能。
“10年前我在企業(yè)的薪水比我現(xiàn)在當公務員的都高。”廣州市某市直單位人士林華(化名)告訴本報記者,“現(xiàn)在公務員隊伍人心不穩(wěn),大家覺得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在企業(yè)會有更高的薪水?!闭铝匾灿邢嗤母惺?,他身邊的同事近幾年離職的明顯比過去多,但從總量上來說公務員離職比例仍然很低,流動性比企業(yè)小很多。
章霖表示:“公務員應該和市場接軌,不要過度神圣化,也不用過度關(guān)注和解讀,這就是360行中的一行而已?!?/p>
(本報記者周健工、應民吾、姚君青亦對本文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