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戶部巷重新迎客,導游提前探店嘗好味

3日,蔡林記的熱干面依然是市民過早的首選 長江日報記者金思柳 攝3日,蔡林記的熱干面依然是市民過早的首選 長江日報記者金思柳 攝
三眼橋一家酥餃店 長江日報記者張維納 攝三眼橋一家酥餃店 長江日報記者張維納 攝
市民享受久違的過早 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市民享受久違的過早 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
3日,在光華路的一家包子店重新開門營業(yè),眾多老食客前來購買 長江日報記者詹松 攝3日,在光華路的一家包子店重新開門營業(yè),眾多老食客前來購買 長江日報記者詹松 攝
3日,曹祥泰的芝麻糕、綠豆糕熱銷 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3日,曹祥泰的芝麻糕、綠豆糕熱銷 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
3日,四季美(戶部巷店)的五彩湯包 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3日,四季美(戶部巷店)的五彩湯包 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
3日,大成路周邊的居民享受久違的過早 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3日,大成路周邊的居民享受久違的過早 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

  談起家門口的特色過早,住在三眼橋的劉大爺拎著打包的早點,對長江日報記者如數(shù)家珍,“好潔熱干面你去嘗嘗,張記的燒賣你買點冷凍的帶走、在路邊推著三輪車賣的豆腐腦你要吃,豆味濃”……

  “人聲鼎沸的‘過早’回來了,咱的生活就熱鬧了,”95后小伙楊景一大早從后湖坐地鐵到三眼橋,“嗦”了一碗牛肉粉,打包了5個汽水包,“去年我才從三眼橋搬走,過去3年我把這條街上的過早店吃了個遍,太想這里了?!背弥@兩天有時間,楊景專門又來三眼橋過了一次早?!盁岣擅妗⒚娓C、雞冠餃、燒賣、酥餃、魚湯糊粉……在這條百米長的過早一條街上,每天都能有不同的早餐吃法?!睏罹罢f,他懷念的是這里的傳統(tǒng)好味,也是這條街上的市井煙火氣。

  路邊的過早店里是武漢人熱氣騰騰的生活,而位于武昌江畔、漢陽門旁的戶部巷則是外地人來漢的網(wǎng)紅打卡地。這個“五一”,戶部巷也重新開街了,有20余家美食店營業(yè),巷子里的熱干面店、湯包店、孝感米酒、三鮮豆皮等店鋪正在陸續(xù)開門?!耙呀?jīng)吃了五六家店了,我要記住這些美食店的特色,再介紹給我的游客們,”在外地做了多年導游工作的湖北人小馮今年決定留在武漢工作,“這一次是在我的家鄉(xiāng)做導游,我要把武漢好玩的好吃的,都介紹給游客們?!?月3日,她一個人到戶部巷提前探店,一方面了解戶部巷的營業(yè)情況,一方面提前品嘗戶部巷的特色美味,“微博熱搜榜上,武漢被網(wǎng)友評為最想去旅游的城市,作為旅游從業(yè)者,我也相信武漢的旅游市場會很快回暖”。

  從江蘇來的“騎行族”湯先生2日乘坐高鐵到達武漢,3日一大早,他就騎車趕到戶部巷吃了一碗熱干面喝了一碗米酒,“這次的騎行計劃是從武漢開始,經(jīng)恩施到成都”,第一次來漢的湯先生告訴記者,之前他都是通過網(wǎng)絡了解武漢的信息,這一次他終于可以一邊騎行一邊感受武漢的美。

  距戶部巷600多米的曹祥泰門口,顧客們正有序排隊購買綠豆糕和芝麻糕,“距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多月,顧客已經(jīng)絡繹不絕了,”曹祥泰董事長盧耀武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今年綠豆糕的銷量是往年同期20倍,“來自江夏的、蔡甸的、漢口的小區(qū)團長們都來集中采購?!北R耀武介紹,目前已經(jīng)有600多位小區(qū)團長幫曹祥泰“帶貨”。

  (長江日報記者張維納)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