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耄耋夫婦65年義務(wù)當“月老” 牽線1950對姻緣

  中新網(wǎng)武漢2月21日電 (武一力)83歲的蘭毓云和87歲的陳軼倫是武漢一對“月老夫婦”。他們從1954年開始免費服務(wù)青年相親,65年來,1950余對男女經(jīng)他們介紹成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蘭毓云和陳軼倫都是武漢退休教師,他們將自住房改造成用于相親的“陳蘭工作室”。

  記者21日走進這間約5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看到,AA制、不擺闊、不買彩禮等相親忠告張貼得隨處可見。室內(nèi)擠滿了等待相親的求緣者,其中不少人專程從省外、海外慕名而來。

  陳軼倫介紹,“真實”是相親的基本原則。每個相親者都必須攜帶戶口本、畢業(yè)證及不過塑的照片,本人親自到場登記。只有當這些資料完全核對無誤后,才能允許匹配。

  此外,相親者還需填寫一張個人情況表,包括身高、工作、住房數(shù)量、戴眼鏡否、貸款清償和是否與家人同住等內(nèi)容。

  每天上午,陳蘭工作室平均接待50余位相親者;下午和晚上,兩位老人則一起整理歸納相親資料。

  工作室內(nèi)一整面墻的書架上擺放著近9.5萬份相親者的資料,封面上標注著“大女”“再婚男”“外省外國”等字樣,按地域、婚史和年齡分區(qū)存放。“我們年齡雖大,神志和記憶卻清楚得很,哪對男女條件合適,我們馬上想得起來?!标愝W倫說。

  而蘭毓云主要負責“面試”,她因語言犀利耿直,又從不掩飾相親者缺點、不夸大優(yōu)點,被大家笑稱為“毒舌婆婆”。

  “找對象前,先用手電筒照照自己。”蘭毓云說。面對當下許多青年相親要求過高,她常勸導(dǎo)他們說,談戀愛是“情場”,不是“市場”,不要談?wù)摲孔?、車子、票子,愛情會?chuàng)造一切。

  “只為香甜滿人間”是兩位老人多年服務(wù)相親的初衷。陳蘭工作室里堆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結(jié)婚喜帖,在他們心里,這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幸福。

  在工作室的另一面墻上,擺滿了蘭毓云和陳軼倫的獎杯及榮譽證書。陳軼倫指著其中一塊“中國好人”的表彰牌說:“這是社會給予我們的最高榮譽。我們會一直服務(wù)單身男女相親工作,直到最后一口氣?!?/p>

                                                                                        責任編輯:張君蘭 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