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空余蹲位實時顯示內(nèi)設(shè)免費WiFi,江城最“聰明”公廁投用

  楚天都市報1月20日訊 (記者盧成漢 陸緣 攝影記者鄒斌 實習生陶欣 通訊員李軍)位于漢口范湖轉(zhuǎn)盤處,一棟徽派風格的建筑十分引人注目。遠遠望去,猶如古建筑,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座公廁?!斑M去方便,暖暖和和的,沒有異味?!?、“取個手紙,用上了人臉識別系統(tǒng)。”今日,參加活動的市民,實地探訪后,發(fā)出這樣的感慨。江漢區(qū)城管委副主任姚峻介紹,這是一座剛剛投入使用的公廁,它集全市所有公共廁所的優(yōu)點于一身。

  探秘最智慧的公廁

  20日,家住漢口民族路的肖意龍爹爹與老伴陳春華,在公廁管理員的引導下,來到范湖公廁。

  在公廁門口,掛有一臺智能監(jiān)控器,上面實時顯示男女廁所內(nèi)的蹲位數(shù)量,“是否有蹲位,不會像其它公廁,不需要一一推門尋找了?!?/p>

  走進廁所內(nèi),則是一個休息廳,立即感到暖意融融。如果沒有帶手紙,只需要站在一個智能人像識別系統(tǒng)前,3秒種后,1米左右長的手紙,自動出來供取用。在洗手臺前,水籠頭流出的是溫水,原來使用了太陽能熱水器;如果口渴了,摁一下直飲機,可直接喝。

  進入廁所內(nèi),肖爹爹沒有聞到異味,他怕鼻子不靈,深深地吸了一口,聞到的卻是一股淡淡的香味?!拔覀円猜劦搅讼阄?。”與肖爹爹一起的市民顏福亭爹爹說,他也有同感。公廁管理員笑著告訴他們,聞不到異味,是因為公廁里安裝了智能新風系統(tǒng),一旦異味超標,自動換氣、噴空氣清新劑殺菌。

  在這座公廁里,最受年輕人歡迎的新功能,恐怕是這里有手機充電器與免費WiFi了,“有的年輕人,在公廁里一呆,就是一個多小時。”公廁管理員說,他們不得不去提醒一下,怕出現(xiàn)意外。

  “智慧公廁24小時對外開放?!币f,廁管員全部經(jīng)過培訓上崗,確保干凈、整潔。

  武漢市城管委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江漢區(qū)城管委建成的這座公廁,是推行“廁所革命”以來,全市最智慧、最具代表性的公廁。

  江城智慧公廁,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文明與進步。

  居民扮靚智慧公廁

  探訪了智慧公廁,65歲的陳春華婆婆十分激動,“現(xiàn)在的公廁,很人性化又很方便。”

  她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她所在的漢口青年一巷,幾條街的街坊們,只有一座公廁,人們上趟廁所,還得用月票,“味道大,又不方便。”

  家住武大的馬蕓環(huán)一家三口都來了,雖然老人接近八十高齡,卻也想為扮靚家園盡一份力。她告訴姚峻,她在圖書館等地的一些公廁發(fā)現(xiàn),殘疾人專用間要么被挪著管理員的休息室,要么根本不開,要么被清掃保潔的工具占用,“希望還它本來的作用。”

  姚峻答復說,這種情況,在江漢區(qū)轄區(qū),絕對是不充許的。不僅如此,還要提擋升級,讓殘疾朋友或市民方便時更方便。

  在她說話的時候,參與活動的冬日暖陽徒步隊與市民一道,將近百盆綠蘿和杜鵑花,擺放在公廁門前的通道兩邊,“這樣搭配起來,更有生機。”

  省非遺燈彩第三代傳人夏勇,連夜趕制了6盞傳統(tǒng)宮燈,他的工作室趙師傅將宮燈帶到現(xiàn)場,參與活動的居民爭相掛燈。

  趙師傅現(xiàn)場制作掛鉤,帶頭掛上宮燈,幾分鐘時間,6盞傳統(tǒng)宮燈掛好,一派祥和。市民們?nèi)滩蛔√统鍪謾C,留下這一美好瞬間。

  “紅燈籠、紅對聯(lián),紅紅火火又一年?!庇协h(huán)衛(wèi)“書法家”之稱的環(huán)衛(wèi)工成觀平,則在一旁揮豪潑墨,為參與活動的市民寫春聯(lián),送“?!弊?。他還即興為智慧公廁寫了一幅對聯(lián),大家一起,將紅紅的對聯(lián)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