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十二點,依依困意襲來,在車上睡著了。   澎湃新聞記者 朱瑩 圖凌晨十二點,依依困意襲來,在車上睡著了。   澎湃新聞記者 朱瑩 圖

  “生活的路繞了一個大彎”

  李少云不記得被問過多少次“為什么帶著孩子開夜班出租”,她只知道,2015年1月,從她帶著孩子走出家門的那一刻開始,生活就不是自己能選擇的了。

  她成了一個單親媽媽,身無分文。只能拼命工作,掙錢養(yǎng)活孩子。

  她覺得自己的前半生都像名字一樣,“少云,少運”,不走運。

  1975年,李少云出生在武漢市蔡甸區(qū)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務農為生,父親還會做電工,村里哪家有問題都會找他幫忙。家里4個孩子,李少云排行老二,有一個哥哥兩個妹妹,大妹妹20歲時不幸車禍去世。

  在李少云印象中,母親是個傳統(tǒng)的農村婦人,喜歡哥哥和兩個妹妹,不喜歡她。不過父親很疼她,兩人性格也相似,都很開朗,“我就是我爸的翻版”。

  李少云說自己的童年很“造業(yè)”,別人都上學去了,十歲不到的她還在地里插秧、放牛,幫忙干農活。小學讀完后,她就開始跟著熟人在村里的小作坊干活,掙的錢都給家里。

  18歲時,李少云在鎮(zhèn)上的一家紡織廠干活。在那里,她邂逅了第一任丈夫。兩人是姐弟戀,對方長相帥氣,很會追女孩。李少云一開始不愿意,對方卻很堅持:“你可以不喜歡我,但不能阻止我喜歡你。”

  他還在李少云左手臂上紋下了“云”字。年少的浪漫,在多年后卻成為她竭力想要抹去的痕跡。

  一年后,兩人結婚。次年,李少云生下大女兒,七年后,生下小女兒。兩人一起打拼,生活慢慢變好。結婚的第10年,婚姻卻出現(xiàn)危機,李少云一度絕望到割腕自殺,卻還是活了過來。

  2006年,李少云結束第一段婚姻。兩個女兒跟著前夫生活,李少云逃離到深圳,進入一家臺資企業(yè)做銷售。漂泊在外的日子,她經常會想家,想女兒。

  每逢春節(jié),父親會打電話叫她回家。母親思想傳統(tǒng),深信“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過春節(jié)不應該回家。李少云記得,有一年春節(jié),父母因為自己差點吵起來了。她立馬說:“你倆別吵了,我出去。”這之后,她便不再回家過年,“因為我的事引起父母吵架,那不是我想看到的?!?/p>

  回歸單身后,李少云也遇到過不少追求者,但前一段婚姻的失敗讓她缺乏安全感,“不想走回頭路”。直至2013年7月,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武漢黃陂的男子。對方也離過婚,帶著3個孩子。李少云看中了他的勤快、能吃苦,心想“都是離過婚的,以后肯定會好好過日子”。

  身邊的人卻并不看好,覺得男方“看起來就不是過日子的人”,連一向支持她的父親也不贊成。

  “我年復一年,總是一個人,我也覺得孤獨?!崩钌僭普f,漂泊多年,她渴望有個家安定下來,“我也想過年時可以回家,不再被人說閑話?!?/p>

  二女兒提出想跟她一起生活,男方也同意了。于是2013年年底,兩人結婚?;楹?,男方反悔不讓李少云把二女兒接過來,兩人為此爭吵不斷。

  次年8月,女兒依依出生。對方見生的是女兒,想將孩子送人。

  李少云閨蜜呂峰記得,依依出生那天,她去醫(yī)院看望李少云。李少云丈夫對她說,要把依依送給她。她隨口接了句“好啊”。病床上的李少云聽了,眼角一下子流出了淚。

  生完孩子第二天,李少云一個人躺在醫(yī)院,孩子沒人照顧,她只得跪到地上給孩子換尿布。掃地的阿姨看到了,心疼地說:“你歇著,我來幫你弄?!崩钌僭苹亟^了:“你今天幫我,明天我還是要一個人弄。”

  李少云妹夫劉浩(化名)說,那時家里人建議她不要帶著孩子,她不聽,她說:“身邊沒有孩子,想有個依靠?!?/p>

  也是在那一年,李少云父親因病去世,這讓她備受打擊:“我爸不在了,我就沒有家了。但我想給依依一個家,所以我不會拋棄她?!?/p>

  2015年春節(jié)前夕,李少云帶著5個月大的依依離開家來到漢陽,在妹妹家附近租了個房。房租一個月700元,身無分文的她,向親戚朋友借了2000元才勉強支付了房租。

  她不愿談及過往的經歷,“以前的生活就像是電視劇里的橋段,回頭想的話,可能連生活的勇氣都沒有?!?/p>

  她說,人生的前40年,從未想過會成為單親媽媽,“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過來的”。她也不止一次設想過,沒帶著孩子會怎樣,“如果不帶孩子,我會過得很瀟灑,但這不是我想要的,一旦知道孩子出了什么狀況,我會痛不欲生。”

  呂峰心疼她,“我們幾個朋友都是打工的,家庭條件都不好,幾年打拼后都逐漸好了起來。唯獨她,生活的路轉了一個大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