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看
—— 掌握情緒平和三原則 ——
1、不生氣:說話時不生氣,生氣時不說話。家長一生氣就會說出不理性的話,傷了和氣和感情。
2、不嘲諷:避免說風涼話或指桑罵槐。嘲笑讓孩子喪失自尊,諷刺讓孩子產(chǎn)生敵對心態(tài),家長要謹言慎行,才不會讓敏感的考生,受到無辜的傷害。
3、不鬧翻:親子間有爭執(zhí)時,要理解才能諒解,妥協(xié)才能解決。否則一旦鬧翻了,不僅傷害了親情,也阻斷了溝通的橋梁。
—— 感同身受 ——
快樂分享可增倍,憂傷分擔可減半。家長要當孩子的知己好友,就要做到下列兩件事:
1、分享喜樂:孩子有高興或得意的事跟你說,你要開心地陶醉在他愉悅的情境里,跟隨他的情緒共舞,這樣他的快樂就會增加一倍。
2、分擔憂傷:孩子有傷心或難過的事向你訴苦,你也要表現(xiàn)出同情、理解的態(tài)度,接納他的情緒垃圾后,再給予貼心的擁抱和安撫的話語,這樣他的憂傷就可減少一半了。
—— 用“鏡子”看孩子 ——
1、放大鏡:把孩子的優(yōu)點放大來看。孩子一有好的表現(xiàn),就立刻稱贊他說:“你好棒喔!”“你真聰明!”以此增強孩子的榮譽心和自信心,他就會變成有責任感的孩子;
2、縮小鏡:把孩子的缺點縮小來看。對孩子的無心之錯,家長要多寬容,淡化他的疏忽,安慰他后,再陪他檢討改進的方式,如此降低孩子的挫折感,也鼓舞他重新奮發(fā)的勇氣;
3、望遠鏡:把孩子的前途放遠來看。追求的目標放大了,對于眼前一兩次模擬考的挫敗,就不會太在意,眼光保持高遠的心態(tài),才能勇往直前,獲得最后勝利。
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家長應該在了解孩子的成長特性的基礎(chǔ)上,及時地進行引導及調(diào)整,要理解。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一個個令人嘆息的事件上演,警示我們反思教育方式的不足與缺失,過于關(guān)注他們的物質(zhì)生活和知識學習,卻沒有給予他們的精神世界發(fā)育和建設(shè)足夠的重視與幫助。
當家長合理期待接受現(xiàn)狀放眼未來的時候,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家長要首先保證他身心健康,要成人,成人比成功更重要。千萬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全面的心態(tài),不能一味追求成績好。
孩子的成長是一場“馬拉松”,所以家長們應該理解,既然是長跑,就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的擔憂。成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希望不要再有類似的事情發(fā)生,也希望更多的家長能警惕起來,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望孫穎能早日回家,擴散起來!
來源:湖北經(jīng)視《經(jīng)視直播》綜合 記者 劉方 羅培軍